时间:2017/11/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点击上方“宁夏财经”可以订阅

大河滔滔,其水汤汤。自天际而来,在宁夏暮然停留,厚重的黄河之水,带来了丰富的物产,福泽宁夏平原上的千家万户,造就了享誉内外“塞上江南”。

“天下黄河富宁夏”,这里历史悠远、底蕴深厚;这里大河延绵,渠系纵横;这里稻香果甜、沃野千里……

宁夏引黄古灌区历史悠久,自秦朝开垦屯边以来,便有了宁夏引黄灌溉的开端,先民们在宁夏平原上凿渠引水、兴修水利,开创了自流灌溉、无坝引水等水利工程奇迹。秦渠、汉渠、唐徕渠等引黄灌溉古渠系,历经两千多年沧桑变迁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古渠交错,长达上千公里,灌溉面积达多万亩,这是母亲黄河留给宁夏人民最大遗产。

历史的车轮辗转千年,而这里的人民也在母亲河的恩泽下,勤勤恳恳,开辟出了塞北之地最为繁荣、稳定的人工绿洲,与四周广袤无际、黄沙浩瀚的大漠形成强烈对照,堪称人间奇迹。

宁夏水利博物馆复原开渠情况

宁夏引黄古灌区两千多年积累的厚重水文化,在多年的治水实践中,为宁夏人民创造出了大量的治水、用水、管水的技术和经验;也留下了大量的文物遗产,汉代的陶漏斗、唐代的镇河铁牛等多件水利文物向世人展示着千年的故事。多篇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赞美诗篇见证着引黄古灌区的发展历程。而对于这些重要的历史记载。

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宁夏一石,青铜峡独占八斗。

青铜峡作为宁夏引黄古灌区的核心地带,位于银川平原的中部,在贺兰、牛首两山之间,隔河相望,自然灌溉条件得天独厚。作为宁夏引黄灌溉历史最悠久、渠系最发达的地区,青铜峡从年的10月份启动宁夏引黄古灌区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以来,积极主动作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古渠系进行整合保护。中华黄河楼、黄河大峡谷、大禹文化园、塔等景区,这一沿线富集的黄河文化串珠成线,秦渠、汉渠、唐徕渠等古渠系的引水口、闸口分布大峡谷两侧,名片靓丽。“黄河岸边、贺兰山下、稻花香里”,三条全域旅游主线脉络清晰。观光农业纵横交错在渠系之中,胜似江南。

唐徕渠

历史纵横千年,宁夏平原水利兴修不断、引黄灌溉中一路走来,偏居塞外却鱼米富足。

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一份宝贵的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这一独有的资源。青铜峡每年将对十大干渠的主要古渠口或灌溉系统进行加固、除险,进行一些必要的维护工作,以确保其畅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申遗”成功后为广大游客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便利的条件迫在眉睫,完善交通设施,服务设施,制作标牌展示信息,让古渠系的历史一目了然,让国内外游客更好的去体验古渠系的独特魅力。同时对展示宁夏水利文化、促进水利发展、带动宁夏全域旅游具有重大意义,也将为沿线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而今,申遗进入倒计时第1天。10月10日,宁夏引黄古灌区将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塞上江南”从此有了文化之魂。

惠农渠

宁夏引黄古灌区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将标志着宁夏世界遗产“零”的突破,是展示宁夏文化的“金字”招牌,对于深入挖掘宁夏黄河及水利历史文化,把文化优势转化为旅游品牌优势,推进宁夏全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年10月11日,吴忠市、自治区水利厅、文化厅、旅游发展委员会将举办“中国梦·宁夏情·黄河颂—宁夏引黄古灌区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晚会”。并特别邀请国内知名歌唱家杨洪基、曹芙嘉、潘倩倩携手献唱《黄河礼赞》、《黄河之水为我来》庆祝申遗成功,诉说古渠流系,千年一脉生生不息的文化因子和宁夏人祖祖辈辈,世世代代伴水而居的感恩情怀,将宁夏引黄古灌区的浓厚水文化和人文情怀唱响大江南北。(宁夏财经网王伟伟)

更多精彩

1

九渠魁首青铜峡:用厚重的水文化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2

中卫乐农小贷:“贷”动移民增收致富

3

宁夏全区8月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综合分析

3

准备好了吗?学知识,赢话费!你还等什么!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北京请问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