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有哪些症状 http://www.bflvye.com/m/ 基层是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滋生区”和“重灾区”,也是斗争最激烈的地方,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感受最直接。青铜峡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基层“人少事多、权小责大”“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等突出问题,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加强基层组织机构建设结合起来,整体推进三项改革,织密基层治理之网,大胆改革创新,着力扩权赋能,释放体制机制活力,统筹推进扫黑除恶和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试点工作有机融合。 一、着眼试点全局化,深化镇街机构改革。出台《青铜峡市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试点方案》、《镇街机构编制人员改革方案》和《条线辅助人员管理使用办法》,创新编制分配方式,将管辖4万以上人口、12个以上村(社区)的核定为一类乡镇,具备两个条件之一的核定为二类乡镇,其他为三类乡镇,分别核定75、70、65个编制;将国土、林业、水利等基层站所名人员编制整体下放,同时为各镇调增9个行政、31个事业编制,各镇编制总数较改革前增加40%,街道编制增加5名,基层工作力量更加充实。优化镇街机构设置,在各镇统一设置“五办四中心”、街道设置“四办三中心”,全面清理规范加挂的牌子,镇街管理体制更加简约高效。整合人员力量,公安、民政等部门安排至镇街的10类条线辅助人员全部交由镇街、村(社区)统筹管理使用,基层综合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提升执法规范化,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制定《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实施意见》,建立行政执法统一指挥协调、案件移送机制;建强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成立综合执法统一指挥协调领导小组,建立综合执法事项清单。强化执法队伍建设,设立镇街综合执法办公室,按照“不少于5名执法人员”标准配备综合执法队伍,组织名工作人员接受法律知识培训、参加执法资格考试,市财政按照每个镇街每年10-15万元列支综合执法工作经费,提升镇街综合执法水平。规范镇街执法行为,指导镇街对执法车辆、执法服装等进行“六统一”规范,建立全过程记录、行政执法公示、重大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确保基层综合行政执法行为规范。 三、推进服务一体化,深化镇街审批服务便民改革。出台《推进基层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工作方案》和《便民化服务队伍建设管理办法》,构建了权责清晰、流程规范、运转高效的制度体系。梳理拟下放镇街63项审批服务事项,公安、市场监管、税务等服务站所相继进驻民生服务中心,80%以上服务事项可网上办理。公布镇街“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推行镇街民生服务中心“一个入口、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和“全科窗口”服务模式,按照“十个一”标准建设村(社区)便民服务点,村级便民服务点实现全覆盖。 四、聚焦管理网格化,夯实城乡社会治理基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意见》,推行“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以网定人、以网定责,夯实基层组织、做实做细网格,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从源头上遏制消除黑恶势力滋生蔓延。一是细化网格设置。按照“农村50户左右、社区-户”的标准,划分基本网格单元,将组织、公安、民政等部门设置的各类网格整合为综合网格,实现“多网合一”。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在城市社区成立了10个社区党委(总支)、36个网格党支部、88个楼栋(功能型)党小组,农村网格与村党支部、党小组有效融合,实现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全覆盖。二是强化网格力量。科学配置网格员力量,实行定人、定岗、定责,镇街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网格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网格长,在城市社区,选派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下沉网格,在农村,鼓励退休党员、退伍军人等兼任网格员,全市配备城市专职网格员名,网格志愿者名,农村兼职网格员名。农村网格员每月补助元,城市网格员每年补助元,工作补贴纳入市财政保障范围。三是优化网格治理。进一步明确采集基础信息、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安全隐患等8项网格服务管理职责,建立网格员教育培训、上岗公示、定期例会、等5项制度,确保网格化治理做细做实、落地见效。截止目前,网格员在综治信息平台中录入人口信息32.5万条,房屋信息8.9万条,上报问题事件条。 编辑/张永慧审核/罗正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