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7107858.html 青铜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铜峡市调优种养结构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青政发〔〕30号 各镇人民政府、裕民街道办事处、农林场,市直有关部门、事企业单位: 《青铜峡市调优种养结构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政府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青铜峡市人民政府 年5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青铜峡市调优种养结构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和吴忠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扎实做好调、转、增、融“四篇文章”,加快推进种养结构调整,推动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立足我市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预期目标 按照“坚持市场导向、优化种养布局、促进农民增收”原则,以发展“优质粮食、酿酒葡萄、果蔬瓜菜、特色养殖、农作物制种”五大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调优种养结构、调强加工能力、调大经营规模、调长产业链条,统筹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加快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速度,大力推广粮饲兼用型青贮饲草品种,逐步淘汰加工型籽粒玉米品种,稳定发展以设施瓜果蔬菜为主的高效作物。计划到年,实现粮饲兼用型青贮饲草种植全覆盖,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8%以上。其中: (一)优质粮食方面。全市种植各类农作物面积61万亩。计划利用三年时间,调减耗水低效作物21.7万亩,具体为:调减水稻3.2万亩、小麦4.3万亩、籽粒玉米14.2万亩,改种青贮、制种、瓜菜等节水高效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后,耗水低效作物调减到11.7万亩(水稻10万亩、小麦1.7万亩),节水高效作物增加到49.3万亩(青贮饲草23.4万亩、制种9万亩、瓜菜16.9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推动种植布局更加合理,粮经结构不断优化,品种更好适应市场。其中:年计划调减耗水低效作物10.4万亩(水稻1.8万亩、小麦2.8万亩、籽粒玉米5.8万亩),调增青贮饲草7.1万亩、制种1.5万亩、瓜菜1.8万亩。结构调整后,耗水低效作物调减到23万亩(水稻11.4万亩、小麦3.2万亩、籽粒玉米8.4万亩),节水高效作物增加到38万亩(青贮饲草15.2万亩、制种8万亩、瓜菜14.8万亩)。年计划调减耗水低效作物7万亩(水稻1.4万亩、小麦1.5万亩、籽粒玉米4.1万亩),调增青贮饲草5万亩、制种玉米0.5万亩、瓜菜1.5万亩。结构调整后,耗水低效作物调减到16万亩(水稻10万亩、小麦1.7万亩、籽粒玉米4.3万亩),节水高效作物增加到45万亩(青贮饲草20.2万亩、制种8.5万亩、瓜菜16.3万亩)。年计划调减耗水低效作物4.3万亩(籽粒玉米4.3万亩),调增青贮饲草3.2万亩、制种玉米0.5万亩、瓜菜0.6万亩。结构调整后,耗水低效作物调减到11.7万亩(水稻10万亩、小麦1.7万亩),节水高效作物增加到49.3万亩(青贮饲草23.4万亩、制种9万亩、瓜菜16.9万亩)。调整规划详见下表。 (二)酿酒葡萄方面。到年新建标准化葡萄种植基地4.4万亩,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重点培育3个世界级高端葡萄酒品牌,10个列级酒庄,建成甘城子核心区至金沙湾60公里生态文化休闲旅游葡萄长廊,葡萄酒产量达到8万吨,销售葡萄酒1亿瓶,综合产值达到亿元。 (三)瓜果蔬菜方面。到年新增瓜菜3.9万亩,瓜菜种植面积达到16.9万亩。其中,设施温棚1.3亩,设施大中拱棚1.6亩,小拱棚及露地瓜菜保持在14万亩。 (四)特色养殖方面。到年全市规模养殖场达到88个,新增奶牛4.7万头、肉牛1.5万头、生猪8万头,饲养量分别达到10万头、6万头、31万头。饲草料种植面积达到23.4万亩,按照2亩/头的标准,就近就地饲草料供给率达到70%以上。 (五)农作物制种方面。到年落实农作物制种9万亩,其中建设“五化”基地5万亩。制种产量达到万公斤左右。 二、稳产能调结构,促进高效种养业提质增效 (一)做强优质粮食产业。突出结构调整,强化优势特色,聚焦资源禀赋和优质品种,提升水稻品质、优化玉米种植结构,稳定发展瓜菜、农作物制种等节水型作物。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推进绿色优质高效基地建设,在叶盛镇叶盛、地三、蒋滩、张庄建设万亩水稻示范方点1个;在大坝镇、小坝镇、陈袁滩镇、覆靖镇、叶盛镇、邵岗镇、良繁场建设千亩示范方10个;在峡口镇、青铜峡镇、大坝镇、小坝镇、陈袁滩镇、覆靖镇、叶盛镇、邵岗镇、良繁场建设亩示范方点50个。 二是优化品种结构。实施良种良法推广行动,根据市场需求,推广抗性好、产量稳、品质好、销路畅的农作物新品种。春小麦以宁春4号、宁春50号等中强筋优质专用品种为主导品种;直播水稻以达到一级食用粳稻品质标准的宁粳57号(G-19)为主导品种;保摘旱直播和插秧稻以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的宁授43号(QX-)、宁梗50号(花)为主导品种;籽粒玉米以高蛋白、高淀粉含量的大丰30、先玉等加工专用型品种为主;青贮玉米以正大12、屯玉等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为主,全力保障优质粮食供给。大力推广水稻机育机插、旱地直播、精量穴播,青贮玉米增密控水、全程机械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绿色高效技术及麦后复种、瓜套菜等“一年两熟”模式示范推广,进一步提高技术到位率。 (二)做优瓜果蔬菜产业。坚持内供外销相结合,支持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创建品种优、技术优、管理优、品质优、价格优“五优”蔬菜生产基地,完善冷链物流及市场流通体系,强化产销对接;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经济带,京津冀都市圈目标市场需求,扶持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依托覆靖镇、邵岗镇、小坝镇港菜基地优势,引导带动本地农民发展瓜菜产业,着力打造成全区瓜菜产业强镇示范窗口。年新增瓜菜1.8万亩,总面积从年13万亩达到14.8万亩,其中:新增设施温棚0.1万亩,大中拱棚0.2万亩,小拱棚及露地瓜菜1.5万亩。建设大坝镇蒋东村设施示范园区、覆靖镇蒋顶村设施示范园区、翟靖镇万亩港菜示范园区、叶盛镇联丰村千亩中拱棚西瓜示范区、峡口镇百亩大拱棚瓜菜示范区、陈袁滩镇千亩露地瓜菜示范区、邵岗镇千亩西兰花示范区等规模化、区域性蔬菜生产示范园区7个;开展3个种类30个品种瓜菜优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大力推广蔬菜秸秆生产反应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瓜菜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进一步提升瓜菜产品品质。 (三)做大现代畜牧业。抢抓吴忠市打造伊利两百亿精品奶产业园机遇,以粮经饲统筹、可持续发展为抓手,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新建恒源三期四期、潜大沟鸿裕奶牛养殖场3处,改扩建金山、嘉泰、永青、众旺奶牛养殖场4处,加快推进大坝榆树湾沟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年新增奶牛1.2万头,奶牛存栏达到7万头,新增肉牛0.5万头、生猪5万头,肉牛、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5万头、28万头。坚持以畜定地、以养促种,引导养殖场通过流转土地、订单等形式扩大青贮、首着等饲草种植面积,年青贮饲草种植面积达到15.2万亩。 (四)加快酿酒葡萄业高效融合。充分发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的优势,以打造中国“甘城子”葡萄酒黄金产区为目标,加快推进贺兰山东麓葡萄旅游休闲文化长廊建设,高标准建设中法葡萄酒庄集群示范区项目。年新建酿酒葡萄种植0亩,新建续建酒庄3家,改造低产园亩。按照“政府宣传产区,企业宣传品牌”的思路,葡萄酒年销售额达到3亿元,带动农户务工1.1万人,实现年务工收入1.4亿元,力促酿酒葡萄产业高效融合。 (五)做特农作物制种产业。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年落实农作物制种面积8万亩,参与制种农户户,年生产优质农作物种子万公斤左右。其中:玉米制种7万亩、稻麦制种0.9万亩、蔬菜制种0.1万亩。在大坝镇、小坝镇、覆靖镇建设较为稳定的“五化”基地4万亩,建设千亩现代农作物制种示范基地3个。在大坝镇、覆请镇建设全市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园区和制种生产力测定园区2个亩,展示玉米、稻麦等农作物新品种80个以上,展示农技、农机新技术8项,开展制种新品种组合生产力测定50个以上。支持宁夏农垦贺兰山种业新建年加工能力0吨的现代种子加工中心1座,力促全市4家种子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1亿万公斤以上。 三、科学规划,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优化特色产业区域布局。聚焦资源禀赋,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峡口镇重点发展以设施奶牛为主的高效畜牧业,青铜峡镇重点发展以奶牛、苹果为主的种养业,大坝镇重点发展以农作物制种、生猪养殖为主的高效种养业,小坝镇、陈袁滩镇重点发展以农作物制种、大青葡萄、露地蔬菜为主的生态农业,覆靖镇重点发展以冷凉蔬菜、农作物制种为主的瓜果蔬菜业,叶盛镇重点发展以优质水稻、设施瓜菜为主的生态农业,邵岗镇重点发展以酿酒葡萄、苹果、灰枣为主的葡萄林果业。积极创建国家级、自治区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引导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充分发挥规模优势,推动形成聚集效应。 (二)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年新建设施完善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5万亩,巩固复整提高高标准农田20万亩,全市累计达到45万亩。新增高效节水4万亩,高效节水面积总数达到24万亩。深入开展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生态控制、生物防病等化肥农药减量技术,引导瓜菜生产新型经营主体使用瑞威尔、顺宝等公司生产的有机肥,实现畜禽粪便、秸秆等资源循环利用,稳步提高耕地质量,打造安全、绿色、无污染的种植环境。 (三)延长农业二三产业链条。树立大食物观、大农业观、大生态观的产业发展理念,打造“农头工尾”全产业链条,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农民增收的内动力。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建设一批田头市场和外销窗口,完善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引进推广“互联网+”现代农业数字化管理模式,提升农村电商配送网络建设,力争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10%以上。实施兴豆缘豆制品、牧泉牛肉、江洋汇聚鲜食玉米等深加工项目,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培育精品农庄、乡村民俗和康养基地等休闲农业4家、星级农家乐12家。加快恒源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地三生态农业科技观光园农旅融合发展,完成西鸽酒庄3A级景区创建,推动天河通夏、密登堡酒庄和明长城、鸽子山遗址宜游化融合,让农民更多享受农业“接二连三”收益。年重点在全市建设田间市场8个,培育冷链物流中心1个,新建烘干、冷藏设施10座,新增烘干、冷藏能力吨,力争各类冷链仓储静态库容提升到吨以上。 四、抓加促销,扩大产业市场份额 搞好产销衔接,组织加工企业与生产基地对接,支持湖南一品佳中央厨房发展从田间到餐桌定向种植订单收购的联农带农机制,引进乐颐、鑫茂原建设冷链分拣集散中心2家,培训本地分拣、包装工人人,切实增强产地初加工能力。借助自治区“全国知名菜商走进宁夏”、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等平台,通过“带出去、请进来”,在产销节点举办推介、展销活动,不断提升“青铜峡瓜菜”影响力和美誉度。鼓励引导基地、合作组织开展农超对接、农企对接、专卖直营等营销活动,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个性化定制等现代流通业态,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依托西鸽酒庄“产学研”桥梁和葡萄产业协会“产供销”平台,一体打造“贺兰红”拳头品牌,巩固提升青铜峡大米、先锋大青葡萄、连湖西红柿等农业品牌优势,年内力争名特优品牌名录1个、知名品牌2个、“两品一标”农产品3个以上,实现“两品一标”和品牌农产品占比达到60%以上。 五、加强监管,推动绿色循环发展 加强农资打假、农药定性清除等执法检查和农产品质量监管,完善农业投入品在线管理系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开展农产品产地抽样检测检打联动工作,严厉打击非法使用、添加违禁物的行为,确保农产品源头安全,全年农产品农残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加强农业面源整理,实施节水农业、化肥农药零增长,有机肥代替化肥、测土配方施肥等绿色防控示范区项目建设。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农残膜农药包装物回收力度,利用率和回收率均达到86%以上。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进程,确保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6%以上。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市委政研室、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水务局、市场监管局、各镇行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产业振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局,韩万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综合协调,组织制定结构调整技术标准,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产业提升与深度融合试验,骨干人员及基地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巡查指导、技术难题解决。各镇场、相关部门要把调优种养结构,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结合本方案和各自实际,制定细化推进方案,实行一图一册一表,建库上图,挂图作战,把调整任务逐一落实到村户、地块,确保农业结构调整各项任务目标落实落细。农业农村局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推进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龙头企业在国内主流媒体开展农产品宣传,扩大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政研室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区各环节验收和效益评估;财政局负责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的筹集、拨付和监督;水务局负责水稻规划区种植用水保障,争取项目资金改善规划区灌排条件;市场监管局负责农产品品牌创建与保护;各镇负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目标落实工作。 (二)强化政策资金扶持。各部门、各镇场要积极与自治区相关厅局协调沟通,全力争取国家、自治区更多财政支农资金。进一步严格资金管理,加大财政支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优先扶持带动效益强、辐射面广、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业产业。充分发挥宁夏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通过实施担保费用补助、业务奖补等,鼓励支持乡村产业贷款担保,不断拓宽担保物范围。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蔬菜销售联动调节机制,扩大蔬菜等农产品价格保险覆盖面,确保中央、自治区强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三)完善用地保障政策。推动乡村振兴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衔接,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加大对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等产业发展用地的倾斜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增减挂钩”等政策,有序开展乡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等土地综合整治。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办法,为规模化种养基地建设预冷保鲜、烘干仓储、包装配送等设施配套用地提供有力保障。 (四)健全人才保障机制。鼓励返乡人员到农村创新创业,培育一批创业示范乡镇、示范园区、示范项目。建立健全科研人员校企、院企共建双聘机制,支持科技人员以研发成果入股农业企业。建立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培育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构建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认真做好农民教育培育工作,加强乡村专业技术人员和实用人才知识更新,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结合生产实际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提高企业用工效率和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五)强化督查考核。市委、政府把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和效能目标考核内容,进一步建立健全督导考核机制,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工作落实,市委、政府督查室要切实加强跟踪督查,并把平时督导情况作为年底考核重要依据,推动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并取得实效。 PS:通知中如有附件,请在下方留言处留下EMAIL地址。第一时间发送。 关于我们宁夏普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自治区科技创新券、服务补贴券入库服务机构,专业撰写可研报告、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商业策划书等文案,同时提供商标代理、专利交易、知识产权咨询、体系认证辅导等服务。联系人:杨强,联系(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