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爱心援助定点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81.html 在我国考古史上发现过很多非常像假文物一样的真文物。 太透明的水晶文物,看起来都很像现代玻璃仿品。 清宣统御用水晶方章,极简方块造型,淘宝可以买到同款。 南宋赵伯澐墓出土的水晶璧 上面栓的那根像鞋带一样的编织绳也是出土文物,原配,考古专家挖到时有没有怀疑人生? 年5月2日,台州黄岩区屿头乡前礁村村民在建房时发现一古墓葬,后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黄岩区博物馆进行抢救性发掘,共从墓内清理出以丝绸服饰为主的五代十国到南宋文物66件)。经证实,墓主人为赵匡胤七世孙赵伯澐。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出土于墓主人头部右侧的投龙玉璧与水晶璧,它们外径尺寸一致,均配有青绿色编织绳,穿系方式相同。 公元一世纪阿富汗水晶杯跟我国出土的战国水晶杯 即使已经破碎也能看出它曾经的精美,杯壁极薄,今日的战争焦土曾经也有过灿烂的文明 我国出土的一只“战国水晶杯”极具名气,数千年前的杯子和现代工艺品竟长得一样,让很多人不断猜测其来历。其实国外也出土过类似的文物,那就是阿富汗出土的公元一世纪水晶杯。其造型极其精美,晶莹剔透,上面还有花纹饰物,其工艺不下于我国的“战国水晶杯”。由此可见,水晶制造的历史悠久,国内外都有类似的精美文物,“穿越”什么的实在是无稽之谈了。 年杭州石塘村发现了水晶杯! 当时出土,考古人员以为是现代用的玻璃杯子,简直太像了! 青岛还是纯生好家伙!这造型,这材质,任谁看了不得问一句“确定不是青岛吗”? 其实我国使用玻璃的历史已经有两千五百年了,当时的玻璃制品属于进口货,人们将其称之为“璆琳”“琅轩”“陆离”“琉璃”等,从宋朝开始,“玻璃”一词开始大量出现在诗词当中,苏轼就曾作诗云:“余光照我玻璃盆,倒射窗几清而温。” 元代的玻璃制造工艺已经非常成熟,还有官办的玻璃作坊“瓘玉局”。清代则是我国古代玻璃发展最辉煌的时期,康熙三十五年设立了琉璃厂,乾隆年间,玻璃制作的发展达到了高潮,不仅器型多样,颜色也多达三十余种。 有了啤酒瓶还有一个啤酒盖。 年嘉定江桥镇李新斋家族墓,墓主人是明代的一对夫妻,男主人名叫李汝节,号新斋,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一位登州同知。很多人都以为是盗墓贼带进墓室的啤酒瓶盖,但是经过鉴定墓室保存完整并不像是被盗过。最后根据有经验的考古学家认证,这是古代女子用的象盒。不过这香盒也太像啤酒瓶盖了吧! 如果把他丢在路上我是绝对不相信它是一件文物,更不会去捡它! 年出土于三国东吴大将朱然墓中的这件越窑青瓷方格盒,还跟学校食堂的餐盘撞了。 可见在古代,上层人们生活还是挺好的。这一盘能装好几个菜! 年,扬州邗江县甘泉乡(镇)的一座东汉早期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卡尺的实物,经鉴定系造于王莽新朝时期,这才确定了游标卡尺最早是起源于我国的。 青铜卡尺,理工科的朋友们在测量一件器物的长度、深度和内外径时,通常都会用到游标卡尺。 最具现代测量价值的游标卡尺一般被认为是法国的约尼尔·比尔发明的,但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大中华的工匠就已经用上了外形、功能和用法都与之极其相似的青铜卡尺,两者的工作原理更是几乎没有区别。 玻璃葡萄串,北宋,年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整串共46粒,每粒葡萄都用深棕色的玻璃吹制而成,内部中空,外表有植物纹理,与真实的紫葡萄颜色、大小和表面光泽一致。 三星堆“轮形器”年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 精准的五等分,边缘的穿孔 在默默暗示着它的某种用途 因为外观酷似汽车方向盘 原本神秘的青铜祭器跌下了神坛,成为如今人们臆想的对象。 广西合浦博物馆馆藏的绿柱石水晶串饰 我是做珠宝的,这一串让我来说就是白水晶和托帕石的结合体。能卖个二百多块,实际上它是绿柱石水晶串饰,是两千多年前汉代女性的饰品。 来自两千多年前秦朝的手钳。 这个手钳跟现在的手钳简直太像了! 还有这个不是鼠标是个兔子! 这只唐代的黄色小兔,“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出土的无线鼠标充分说明了我国唐代的科技水平已达同时代世界顶尖水平,此无线鼠标造型圆润,手感平滑,精度极高,应是当时贵族社会专业游戏玩家的珍藏品。”这个兔子不仅不是鼠标,也不是玉器,它是一只席镇滑石兔。 来自东晋墓中的壁画,乍一看还以为是谁家孩子的涂鸦,估摸着哪位灵魂画手穿越来着。 这能说是名人画的吗?一看就是小朋友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