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中科白癜风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

原创前线编辑部人民前线

文图丨廖家宝、崔炜、黄静静、桂世伟

说实话,类似的视频看过很多,甚至比这个更苦的都有,每次看完都能从“军人”二字中读出不同的意义,但这次不一样,是我和我的战友亲身经历的,“经历”比“读”印象更深,意义更重。

历经4天3夜,横跨近公里,从“丛林”到“荒漠”,“东南铁拳”剑指贺兰山。

“当兵快30年了,这是我第一次来这里。”旅里第一位一级军士长江水发望着漫天的黄沙感叹道,“贺兰山、贺兰山,这次终于要‘踏破贺兰山’了”。

踏破贺兰山,对于一支常年驻扎在南方的部队来说有多少困难,无人知晓,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官兵“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

“东南铁拳”剑指青铜峡

“你们有没有信心”

“有!有!!有!!!”

动员会上,从声嘶力竭的呐喊声中足以感受到每名官兵内心的激动,此刻我的脑海里一直翻滚着一位老兵的留言:十二年了,始终不能忘记汶川大地震时,我跟了六年的老首长的战前动员——

“老百姓的大米白面不能白养活咱们这帮当兵的,登车出发!”

讲真的,当时我也讲不清为什么会突然想到这句话,直到听到这样一段对话:

“青铜峡就像一个黑洞,风沙、极寒、烈风……我们对它一无所知。”

“越是无知,越恐惧,总感觉我们的各项准备不够充分。”

“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去。”

这是出征前夜,18岁的女兵郭雨珠和邓晓灿之间的对话。

军人,没有男女之分也无老幼之别,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都有一种壮烈感随着心脏的搏动而跳动。西北砺兵,对于南方部队来说不正是一个全新的战场吗?

随着一声长鸣,吹响了进军大西北的号角,坐在北上的列车里,望着窗外的地形从山川到平原再到戈壁,四级军士长王小飞在日记中写道:

坐在休假的火车上,窗外的叫景色,我是欣赏风景的人;坐在军列上,窗外的叫山河,我是守护这片土地的人。

列车上的官兵,大多没有多少豪言壮语,但他们的眼神里却始终流露着果敢刚毅。此刻,他们心中的剑早已指向贺兰山!

贺兰山下的铁血柔情

军人的眼里不止刀剑还有柔情,铁汉柔情更能触人心弦。

这组图片是我顺手拍下的,当时我正在路口等着接领导开会的车,无意中看到四级军士长周可正在给一级军士长江水发整理子弹袋。

后来得知,当时江班长正准备参加旅里组织的演练,开车的周可是他带过的兵,上车前,周可看到班长的子弹袋绳子有点松特意给班长紧了紧。说不清原因,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一方面是想起了自己的老班长,一方面这个画面像极了年过花甲的儿女正幸福地给自己的父母整理着装。

后来,我把这张照片分享给身边的战友时,几乎所有人都发出这样的感慨:希望等我成为四级军士长的时候也能亲手给我的班长整理整理着装。

单从图片本身来讲,这不是一张优质图片,但图片里面的故事感动了在场的每一名官兵。

风沙袭扰会场,为了让在座的官兵更好地听课,教导员徐裴调整了队伍,自己迎着风沙给官兵部署实兵对抗的任务。眼睛睁不开,没关系;满嘴沙,又何妨,最起码他的兵不用担心风沙。

官在兵心中的地位,不就是这么树立起来的,上了战场谁不愿意为这样的官挡子弹!如此官兵关系,还会有完成不了的任务?还会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还会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这张图片是青铜峡驻训临近结束时,卫生连连长张景华带队到周边乡镇参加义诊的场景。

其实,这其中有很多令人难忘的场面,之所以选这张是因为军医的坚毅目光和老人眼神中流露出的渴望相对比,瞬间给人力量、给人自信。

虽然这些老人的生命已经进入晚秋,但他们的身边依然有最可爱的人牵挂着守护着。

贺兰山下,不仅留下了强军的足迹,也留下了感动的泪痕。

何惧风沙狂,我辈请长缨

青铜峡的风沙有多大,你问多少官兵,就会得到多少种回答,但无论多大,它吹不散官兵的胜战决心,吹不垮官兵的钢铁意志。

第一次和风沙过招,是到达青铜峡后的第三天中午。

餐厅帐篷被风吹得东摇西晃,因为前两天朋友圈里流传着餐厅帐篷被掀翻的视频,所以很多官兵心里也是随着帐篷七上八下,甚至有战友开玩笑,“正好不用吃饭了,一起喝西北风吧”。

玩笑归玩笑,该做的防护必须要做。

“这一次,应该算是风沙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或者说放了我们一马。风减弱的时候,好几个地钉已经被完全拔出。”四级军士长崔创创仍心有余悸地感叹道,如果风刮得时间再久一点,估计我们真的要喝西北风了。

“相对于白天的风沙,晚上的风沙更折磨人。”陈秋屹进一步解释道,一方面担心帐篷被掀翻,另一方面风沙无孔不入,夜里经常被沙土呛醒。

风沙,如影随形,通信员杨名扬感触最深!准备去机关交材料的时候,天渐变浑浊,他想,来回十几分钟的路程,应该能在风沙袭来之前赶回营地,便加快了步伐。没成想,从机关帐篷出来,沙已经布满了整个天空。青铜峡,是没有路的,因为走出的每一步可以称作路。凭着感觉,杨名扬在风沙中摸索了一个多小时。

望着一张张被风沙打磨过的脸庞,在青铜峡的日子,应该是他们最灰头土脸的样子,但汗水的咸味伴着泥土的腥味不正混合成了强军路上的兵味!

部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当兵不来朱日和,穿上军装又如何?

首战青铜峡的他们也总结了一句话:没有经过青铜峡的历练,称不上最强王者。

青铜峡

我们从不同方向走来

但终将朝一个方向走去

那就是时刻准备打仗

原标题:《青铜峡:风沙里的中国军人》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