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邵岗镇沙湖村农民李冬梅嫁女儿没要一分钱彩礼; 同心县18对新人以身作则,倡导文明节俭、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弘扬移风易俗、婚事新办的社会新风; 利通区东塔寺乡洼路沟村实行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制定凡红白喜事必须报备,每桌酒席不超过元、礼金不超过元,酒席不超过15桌等规定,切实发挥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 ……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餐桌上,铺张浪费的少了,省吃俭用的多了……我市在全区率先出台了《关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实施意见》,着力倡导群众从日常点滴做起,勇做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的宣传者和践行者,推进移风易俗全面开展,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新观念开拓新生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明和谐的乡风民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传统习俗,我市所有行政村建立了红白理事会,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实现了“一约一会”全覆盖。大部分农村地区红事白事规模明显缩小,天价彩礼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遏制。 12月4日,青铜峡市小坝镇南庄村村民王辉与妻子巴维娜商量着购买挖掘机的事情。他说:“我和妻子是自由恋爱,结婚时候妻子要的彩礼不多,我们也没什么负担。这不,婚后我们攒了点钱,准备再购置一台挖掘机,让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前不久,王辉与妻子巴维娜举办了一场简单热闹的婚礼,没有大摆酒席,没有天价彩礼。在农村儿女结婚是一辈子的大喜事,照前些年的“行情”,嫁女儿彩礼要到十几二十万。但王辉的母亲龚红梅说:“我亲家明事理,彩礼就要了三万六。我也有个小女儿,结婚的时候我也没要彩礼,要得多了,说实在的也是给儿女增加负担,借账结婚,两口子再打工还钱,图啥呀!” 如今,类似王辉这样积极响应移风易俗改革的事例不胜枚举,崇尚文明的做法深入民心,正如青铜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慧玲所说:“树立文明乡风,不仅是乡村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在群众心里,婚丧嫁娶是大事,而文明的提升,正一点一滴地反映在群众行为的转变之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90后市民王文佳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