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医院哪个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新京报讯(记者薛晨)7月12日,新京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了解到,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已于7月10日正式挂牌,该试验区计划用5年时间,实现综合产值亿元规模,该试验区还瞄准“葡萄酒之都”,同时计划在监管、金融以及政策三个层面对驻试验区企业给予支持。 首个“试验区”的特色之处 试验区的特殊之处在哪?首先是规模上的大且集中。据了解,试验区实施范围划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包括银川市永宁县闽宁片区94平方公里与贺兰县金山片区14平方公里;辐射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包括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片区.74平方公里、吴忠市青铜峡市鸽子山片区.09平方公里、红寺堡区肖家窑片区40.02平方公里以及同心县罗山东麓片区33.35平方公里。 其次是核心区与辐射区有着相对明确且有区隔的定位。核心区将着力打造中国葡萄与葡萄酒研发中心、酿造技术研究中心、品牌展示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检验检测认证中心、智慧园区运营中心及产业总部经济中心;而辐射区主要复制推广核心区先行先试的成果和成功经验,与核心区配套联动。 第三则是“特色酒庄+全球营销”模式。试验区地处贺兰山东麓,该片区为近年来中国葡萄酒行业炙手可热的“黄金”产区,尤其是在葡萄酒庄园的打造上走在中国前列。于是,如何发挥既有优势,将试验区葡萄酒产业做精做细,在绿色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促进中国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融入国际产业体系,成为该试验区的重点任务。 而在挂牌前一日举行的圆桌会议上,各界专家学者也达成了5个方面的13条共识,包括坚持开放发展,提升国际化水平,构建葡萄酒产业体系;坚持机制创设,强化顶层设计,构建葡萄酒发展智力支撑体系;坚持绿色发展,促进文旅高质量融合,构建葡萄酒文化体系;坚持特色发展,促进品质品牌深度融合,构建葡萄酒话语体系;坚持技术创新,加快成果转化,提升葡萄酒产业智能化水平等内容。 如何实现“国际化”目标 根据《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试验区建设的主要任务中被列在首位的是以新技术打造产业发展新标准。试验区计划对酿酒葡萄品种进行优化,研发和引进关键生产技术,更重要的是突出标准引领作用。试验区接下来会完善种植、酿造、深加工、包装、储运、生态保护等全产业链的技术标准,并创建国家葡萄酒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区。 方案中的另一大亮点任务是对“特色酒庄+全球营销”模式的延伸。试验区谋划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酒庄,并鼓励酒庄与国内外大型葡萄酒营销企业组建营销联合体,全面激活销售链;二是对标世界主要葡萄酒产区,构建宁夏产区葡萄酒产品评价分级模式;三是推动“葡萄酒+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加快酒庄旅游线路产品创新、葡萄酒文旅产品提质升级、葡萄酒产业与康养产业融合等。 新京报记者在方案中看到,试验区不仅鼓励第三方平台为生产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促进分工协作和资源合理配置;对申办普及型国外引种试种苗圃资格认定的申请事项会开辟绿色通道;还鼓励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会按照风险可控原则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创新适应葡萄及葡萄酒产业需求的金融产品。 另外,政策还支持综合实验区成立融资租赁公司,宁夏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将符合条件的葡萄种植及种植相关的二三产业融合项目纳入信贷担保服务范围。符合条件的免税进口科学仪器设备也将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将有关研发单位、实验室等纳入到平台用户中。 缩小与白酒产业差距 葡萄酒产业作为宁夏自治区近几年重点支持的产业,已陆续推出多项政策予以支持。年4月,宁夏自治区推出的支持九大重点产业加快发展若干财政措施中,葡萄酒产业便被列入其中。目前以贺兰山东麓为核心的宁夏葡萄酒产区已颇具规模,据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