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我来自贵州省兴仁市雨樟镇,来这5年了,生活逐渐融入其中。村干部每年都会邀请我们在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来到宁夏吴忠市青铜峡的务工人员杨文高分享。“路过村庄时,这里的阿姨喜欢送苹果、红枣给小孩吃,这里的老人对我们云南来务工的人很好。”务工人员杨友才也随声附和。走进青铜峡市瞿靖镇光辉村“异地有家”服务站,可以感受到这里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的良好医疗保健、子女就学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务管理。与此同时,在毛桥大院,一场“我的家乡有宝藏苗绣非遗话团结”活动正在进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拿出“看家本领”,用刺绣创造出色彩斑斓的苗族民间工艺。据悉,瞿靖镇作为青铜峡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重点镇之一,共有汉、回、满、藏、苗等9个民族,为了让多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进得来、留得住”向“融得来、共发展”转变,瞿靖镇抓住文化认同这个民族团结的“根”与“魂”,在充分发挥“蒲公英”理论宣讲团作用的同时,通过结合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各类娱乐文化节日活动,搭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平台。“我们累计开展健康义诊24次,帮助解决子女入学68人,利用端午节、中秋节举办群众性联谊活动24场,推动服务管理延伸‘最后一公里’覆盖‘最后一家人’。”瞿靖镇光辉村党支部副书记姬顺祥介绍。瞿靖镇毛桥村党支部书记韩建华表示:“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打造了集餐饮、住宿、儿童游乐、文化旅游等多元素的毛桥大院,让农文旅不仅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产业,更为各族群众搭建感悟农耕文化、增进文化认同的桥梁纽带,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乡村振兴‘融合曲’。”(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胡冬梅)来源:中国日报网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