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在这里,不仅环境好,老师也教得好,我还在这里交到了很多新朋友。”8月14日,在青铜峡市文化馆公益美术班已学过一段时间绘画的9岁小学生李嘉辉表示,在志愿者老师的悉心教导下,画工有了很大进步。今年,青铜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该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和基层公共文化活动室等志愿者单位,整合各方资源,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广大学生和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暑期以来,该市文化馆的美术、国学、琵琶等少儿公益课程相继开课,老年人的声乐讲堂也传来了阵阵歌声,多位文化服务志愿者教师现场授课,为学员们带来一堂堂生动的文化课。国学班8岁的学生蒯绘说:“每天都能学到很多知识,有《三字经》《弟子规》,我还知道了古代的‘四大发明’,了解了很多我不知道的知识。”“声乐讲堂现在发展到80多人,志愿文化活动提高了退休人员和爱好文化活动的市民的生活质量,参加这个班让人有信心,也很快乐,给我们的老年生活带来了乐趣。”今年62岁的声乐讲堂学员袁晓芳说。与此同时,该市图书馆也是热闹非凡。15名学生志愿者在这里争做起小小图书管理员,开展图书借还、图书整理等志愿服务工作。今年只有10岁的小小图书管理员蔡东珅说:“我很开心可以帮助图书管理员阿姨减轻工作负担,在这儿我还学会了怎样放书、还书和借书,利用空闲时间还可以写作业、看书。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够加深了我对图书馆的了解,还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精神。”自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启动以来,围绕“讲、帮、乐、树、庆”五种形式,组建起理论宣讲、惠政策、文明实践等8支专业志愿服务分队,成立了全市7个文明实践所及23个文明实践站,依托全市各志愿者单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室、党员活动室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了系列有特色、有特点的志愿服务活动,将文化惠民和文化志愿服务融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同时,该市通过抓好阵地建设,整合资源、突出特色,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真正成为广大基层群众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满足群众需求,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记者:马一萍编辑:丁志杰审校:马宝勤终审:杜晓明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