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年 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市委、政府坚决落实中央、自治区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全市经济开局良好,工业、服务业、物价稳健运行,农业快速增长。从同比数据看,受年同期基数较低因素影响,主要指标同比增速较高,扣除基数影响,主要指标增势明显。一、经济运行增速加快经自治区统计局统一核算,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位居全区五市第三。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3.76亿元,增长18.1%,增速位居全区五市第二;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8.78亿元,增长14.7%,增速位居全区五市第三;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4.02亿元,增长15.8%,增速位居全区五市第四。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9.4:46.9:43.7。县(市、区)争相发展。利通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4%;红寺堡区15.37亿元,增长17.5%;青铜峡市32.56亿元,增长10.4%;盐池县25.88亿元,增长9%;同心县23.68亿元,增长23.6%。二、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6%,其中,农业产值2.5亿元,增长6.1%;林业产值0.2亿元,增长4.4%;牧业产值28.2亿元,增长25.3%;渔业产值0.2亿元,下降31.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65亿元,同比增长17%。三、工业经济运行平稳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比年同期增长17.5%,两年平均增长8.4%,增速居全区五市第三位。制造业发展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采矿业同比增长5.5%;制造业增长18.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5.6%。轻工业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重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8.2%。地方工业增速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地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9%;中央及区属工业增加值下降1.6%。非公工业快速增长。规模以上非公有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增长16.3%,民营企业增长18.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全市卷烟增长4.5%、发电量增长21.5%、乳制品增长58.4%、电解铝增长5.3%、水泥增长45.9%、电石增长2.2%、铁合金增长1.6倍、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增长42.7%。四、建筑市场增势强劲一季度,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58亿元,同比增长46.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4.7个百分点。安装工程快速增长。全市建筑工程产值9.18亿元,同比增长34.2%;安装工程产值2.29亿元,同比增长%;其他产值0.11亿元,同比下降2.6%。五、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出现反弹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为.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增长1.6%,全区增长2.2%,位居全区五市第三。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4%,比年同期增长16.3%,两年平均增长7.8%,增速位居全区五市第二。七、服务业持续向好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完成增加值64亿元,同比增长15.8%,比年同期增长13.1%,两年平均增长6.4%,增速位居全区五市第四。全市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4.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增长35.7%;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增长54.7%;金融业实现增加值增长4.1%;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8.3%;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8.3%;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2.1%。八、消费品市场逐步恢复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3亿元,同比增长21%,比年同期增长1.2%,两年平均增长0.6%,增速位居全区五市第三。九、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支出下降据财政部门统计显示,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亿元,同比增长18.8%,增速上年同期加快27.6个百分点。位居全区五市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3亿元,同比下降6.3%。十、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据吴忠调查队监测调查,一季度,全市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元,同比增长12.9%,增速位居全区五市第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元,同比增长19.3%,增速位居全区五市第二。十一、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据人民银行统计显示,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亿元,同比增长6.9%。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8亿元,同比增长7.7%。十二、居民消费价格保持稳定据吴忠调查队监测调查,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0.9%。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回落0.1%。来源:吴忠市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