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新华社照片,北京,年9月14日

沙漠公路“植绿人”

一名治沙工人在穿越腾格里沙漠腹地的乌玛高速青铜峡至中卫段加固阻沙栅栏的立桩(9月7日摄)。

在宁夏中卫市境内的腾格里沙漠腹地,一条穿沙公路正向“沙海”深处推进。这是乌玛(内蒙古乌海市至青海玛沁县)高速青铜峡至中卫段,其中有18公里穿越腾格里沙漠腹地,是宁夏建设的首条沙漠高速公路。

建设现场,除了大型机械、筑路工人外,一群特殊的“植绿人”成为沙漠公路的固沙先锋。负责沙漠公路治沙的工人经验丰富,他们迎风沙、战高温,每天在没有任何遮挡物的沙漠里工作8小时,扎草方格,栽种植被,行进十几公里。“沙漠里太阳晒、风沙大,每天最少要喝掉10斤水,不然就可能中暑。”治沙工人孙银霞在休息间隙时说。

腾格里沙漠腹地自然环境恶劣,风沙肆虐,遍布十几米高的流动沙丘。为了最大限度减少风积沙对公路的影响,项目按照“阻沙先行、固沙为主、固阻结合”的思路,在路基两侧修建迎风坡米宽、背风坡米宽,由前沿阻沙栅栏带、高立式大网格沙障带、防风固沙林带等构成的“六带一体”防护体系。

从中国首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到如今正在建设的乌玛高速,“植绿人”用草方格扎出沙漠中的绿意,守护着西北的重要交通干线。

新华社记者贾浩成摄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