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青铜峡市审计局围绕“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用”,以“三个聚焦”破解审计干部日常考核难题,充分发挥平时考核在公务员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持续激发全体审计人员干事创业的热情,不断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差异性”,分类确定考核重点。按照自治区和吴忠市关于公务员考核工作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审计机关作为政治机关的根本定位,根据工作实际,修订完善《青铜峡市审计局公务员平时考核方案》。按照局内四个科室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科学设置差异化的考核指标和内容,充分实现“岗位对责、绩效对账”,力求“用事实说话”,确保干部“成像”客观精准。具体对审计业务类人员、综合事务管理类人员、法规审理等三类人员,进行分层考核。用数据衡量工作情况,创新开展审计项目“限时制、责任制”,建立以审计项目完成进度为基础的正负面清单,有效激发干部的工作动力,形成“比拼赶超”的良好氛围,促进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 二是聚焦“规范性”,严格把好考核关口。创新运用“4+3”考评法。即设置干部互评打分、领导打分、审核结果反馈、定期备案四个常规环节,引入个人自评打分、科室推荐、浮动打分三个创新环节,分步骤、分层级、分权重进行考核。在具体操作上,个人自评打分环节每季度由干部个人对各项工作完成情况等进行总结和自评打分,将此作为干部互评、领导打分的重要参考依据。科室推荐环节由各科室负责人根据本季度科室人员学习及工作实际情况,推荐“好”等次人员,推荐人选在每季度民主测评大会上对本季度工作做简要述职。浮动打分环节由办公室对个人审计项目完成情况、个人考勤、参加活动获奖、信息发表情况等进行统计后计算出干部浮动总得分。采取“92+8”计分法。基础分92分,以德、能、勤、绩、廉为主要考核内容,浮动分8分,以工作实绩、参加各类活动、“限时制、责任制”完成情况等为主要考核内容,从而实现对干部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评定,防止“千人一面”。 三是聚焦“实效性”,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建立及时表扬和提醒机制,根据干部日常工作和表现,对平时考核结果为“好”等次的公务员及时予以表扬。结合领导干部深入审计一线进行审计实施督导、现场结束后跟踪回访以及审计项目“限时制责任制”完成情况,对工作拖延、质量不高的审计人员及时进行谈话提醒,促使干部认真履职尽责。将考核结果与年度评优表彰挂钩、与干部培养任用挂钩,作为年度考核、奖励惩戒、选拔任用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避免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情形。通过业绩真量化、结果真运用,有力推动平时考核工作落实落细。(青铜峡市审计局金琳)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