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感动宁夏 感动你我! 今天 “自治区60年感动宁夏人物” 及提名奖候选人公示 为充分展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群体形象,在全社会形成振奋精神、实干兴宁的浓厚氛围,根据自治区60大庆的工作安排和自治区文明委的部署,今年4月以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部、统战部、政法委、文明办、区直机关工委、民政厅、宁夏军区政治工作局、武警宁夏总队政治工作部、总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科协等14个部门(单位)组成评选组委会在全区组织开展了“自治区60年感动宁夏人物”推荐评选活动。 经广泛推荐、组织审核、网络投票、评委会评议和组委会审定等程序,组委会拟授予赖清林等60名同志“自治区60年感动宁夏人物”荣誉称号、授予吴景华等40名同志“自治区60年感动宁夏人物”提名奖。 现予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公示时间为年9月5日-11日。 监督-、,监督邮箱:qwmbncc .41.丁丽萍,女,回族,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平罗县中心敬老院退休职工。年,平罗县高庄乡敬老院建成时,她到敬老院照顾“五保”老人,一干就是18年。18年间,她细心为老人们做饭、洗衣,操心着老人们的生活,关心着老人们的健康,与“五保”老人结下了浓浓亲情。年,她调到平罗县中心敬老院工作,从此更加勤奋地工作,让老人们保持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受到社会赞誉。曾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42.刘在环,男,汉族,年6月出生,中卫市常乐中学退休教师。年退休后,他坚持用自己的退休金帮助身边生活困难群众和“留守老人”,先后在沙坡头区常乐镇、永康镇和黄河花园开办3家“爱心饭馆”,解决了30余名“留守老人”的吃饭问题。年,他自费购置了一辆便宜电动汽车,每日专门为3家爱心饭馆送粮、油、蔬菜。有人问“爱心饭馆”打算开多长时间,他说:“生命一日不息,餐馆一日不停。” 曾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感动宁夏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43.孙连忠,男,汉族,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宁夏义工联合会副秘书长兼固原工作站站长。他出生在西吉县的一个小山村,母亲、奶奶去世后,与父亲相依为命。大学期间,他带着父亲上学,靠拾荒完成学业,以孝道感动天下。大学毕业后,他默默穿行在大山深处,为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奔忙。年至今,他带领义工先后开展了余次“快乐雷锋工程”主题活动,牵手结对所农村中小学校,帮扶余名贫困山区孩子,帮助1多名困难群众。曾获得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宁夏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
44.马国林,男,回族,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西吉县硝河乡马昌村村民。年,马国林的大哥因急性心肌梗塞突然去世,留下办砖厂欠下的60多万元债务。看着债主们手上的欠条,他下定决心要替哥哥还清债务。他背着妻子用自己家积攒多年的存款,首先还清了大哥生前欠西吉县将台乡信用联社的10万元贷款。之后,他领着全家人重新启动了哥哥留下的已经资不抵债的砖厂,开始了再次创业、替兄还债之路。面对困难,他没有畏缩,吃住在砖厂,只用了3年时间,就还清了大哥生前欠下的所有债务。曾获得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类)、感动宁夏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45.杨林,男,汉族,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永宁县胜利乡杨显村村民。年5月,杨林的父亲杨志明在路过唐徕渠时,为救一名落水儿童英勇献身。后来,他得知父亲开砖厂倒闭留下了17万9千元外债。面对纷纷拿着欠条登门要债的人,他一律承诺还债。父亲去世后的9年间,他辛勤劳作,省吃俭用,还清了全部欠款。9年还债路,他走得艰难而执着,有苦,他扛着;有泪,他藏着。而支撑他一路走来的,则是一诺千金的信念。曾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感动宁夏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46.郭文斌,男,汉族,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宁夏作协主席、银川市文联主席。他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投身文学创作和文化公益事业,长篇小说《农历》进入“茅盾文学奖”提名;在《求是》《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彰显中华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文章近百篇;担任央视纪录片《记住乡愁》文字统筹、撰稿、策划,已播出集;以志愿者身份,在全国义讲多场次,竭力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还受中宣部和中国作协委派,多次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传递中国声音。曾获得位为宁夏建设作出突出贡献英雄模范人物、感动宁夏年度人物、自治区塞上英才等荣誉称号。
47.周淑琴,女,回族,年3月出生,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锦林街道丽日社区居民。她是一名普通的矿嫂,20年来,面对家庭的种种困难和不幸,精心照顾婆家患有精神病、癌症等疾病的公公、婆婆、小姑子、小叔子、大伯哥,用自己的纯朴和善良挑起一个残缺之家的生活重担,诠释了真挚的人间亲情。获得荣誉之后,她在照顾好家人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带头成立了“周淑琴志愿服务队”,影响带动身边的人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志愿服务队为困难家庭捐赠各类物资价值5万余元。曾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孝老爱亲类)等荣誉称号。
48.白琴,女,汉族,年1月出生,平罗县陶乐镇施家台子村村民。她10多岁就担起了家庭重担,到婚嫁年龄时,由于家中有生病的父亲和年迈的爷爷奶奶,无论任何人说亲,她总是一本正经地说:“嫁人可以,但得带上爷爷奶奶。”带上爷爷奶奶出嫁,这是她唯一想要的“聘礼”。成家后,白琴更加孝顺,竭尽全力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多年来,她用亲情温暖了一个特殊的“四姓之家”,用爱心向世人阐释了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真义,彰显了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曾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孝老爱亲类)等荣誉称号。
49.吴涛,男,回族,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生前系自治区公安厅高速交警支队三大队民警。年8月14日23时30分,吴涛在青银高速公路处置一起交通事故时,不幸被后方突然冲入警戒区的小轿车撞倒,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29岁。他牺牲前的最后7分钟,接连14次拒绝当事人贿赂,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他自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奋战在公安交通管理第一线,先后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余起,无一投诉、无一违纪。他牺牲后,2万余名网友留言称赞他为新时代的好交警、人民的好公仆。曾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感动宁夏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50.党彦宝,男,汉族,年2月出生,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多年来,他坚持技术创新,使宁夏宝丰集团跻身全国民营企业强。他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对宁夏黄河东岸16万亩荒漠化土地实施生态治理,打造绿色生态屏障。年,他和夫人边海燕发起成立燕宝慈善基金会,每年拿出企业10%的利润,对宁夏六盘山连片特困区大学生和其他县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给予资助。目前,燕宝慈善基金会已累计捐资16.53亿元,资助学生14.36万名。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中国慈善榜“十大慈善家”、全国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51.倪岩,男,汉族,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海原农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幼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但坚持以残疾之躯致力公益,自强不息。10多年来,他手摇三轮车、拄着双拐,奔波于海原、同心、原州3县(区)扶困助残。他先后成立“宁夏农业科技服务”“海原县农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阳光励志农民科技培训学校”“海原县阳光残疾人艺术团”等机构或团体,将扶残助残、扶贫帮困的爱心撒满西海固。曾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残疾人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52.张晓炜,男,汉族,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宁夏正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电气工程师。他是一名大山中走出的青年农民工,通过勤学苦练,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他曾与全国甲级设计院设计师沟通改进工程地下室重复计量装置,为公司节约近万元额外开支,改进的电动机隔热装置取得国家专利。他积极参加各种农民工培训,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技艺;热心公益,捐款万余元帮助贫困地区儿童重返校园。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四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53.李尚智,男,汉族,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青铜峡市司法局大坝司法所原所长。30多年来,他先后调解各类复杂疑难矛盾纠纷余起,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余件。他积极开展普法工作,为基层上法制课余期,自编普法漫画21册,编排、参演法治微电影两部,被干部群众称为“李普法”。在多年的调解工作中,他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调解经”,就是“用亲情去调和,用事实来搅拌,用法律和道德做脸面,做真正的法律践行者、捍卫者”,广受群众好评。曾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区十大法治人物等荣誉称号。
54.杜勇,男,汉族,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宁夏儿童福利院院长。作为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他带领团队积极创新孤残儿童专业化服务方式,探索建立的“家庭寄养模式”被民政部向全国推广;他组建的专业化康复团队,为近名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及特殊教育,有效率达%;他建立的涵盖养育、医疗、康复、教育、社会工作等多领域的专业体系,引领全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潮流。在他的带领下,宁夏儿童福利院曾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三八红旗先进集体、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55.张爱斌,男,汉族,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武警宁夏总队机动支队支队长。在他的带领下,武警宁夏总队机动支队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大力维护区内安全稳定。近年来,支队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年奥运火炬安保、自治区50大庆安保、年赴甘肃岷县抗震救灾、年配合抓捕公交车纵火嫌疑犯、中俄“合作—”联合反恐演练、历届“中阿”博览会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安保勤务任务,并参与了宁夏区内扶贫攻坚、移民搬迁、捐资助学等活动。曾获得全军优秀基层主官、武警部队优秀基层干部、宁夏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56.虎志文,男,汉族,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固原供电公司营销部客服中心副主任。年,他牵头成立彭阳电力青年志愿服务队,利用业余时间走田间、进社区、到学校,推行“志愿者服务无周日”“特殊客户我上门”等延伸服务,义务整修客户线路、维护社区和学校用电设施设备。截至年3月,服务队累计志愿服务客户4.2万人次,服务时间超过小时,关爱帮扶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众人,为偏远乡村学校筹集了5多元的电教设备和学习用品。曾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
57.杨宁国,男,汉族,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彭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他长期致力于彭阳县文物保护与挖掘工作,常主动请缨下乡,调查、宣传、鉴定、收集和抢救有价值的文物。他发现的岭儿旧石器时代遗址,将固原有人类活动的时间前推2万年,填补了宁夏南部无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他参加了打石沟新石器时代遗址、春秋战国墓地等考古发掘,为进一步研究彭阳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价值。年,他参与发掘的姚河塬西周遗址,将西周王朝西北管控边地延伸至六盘山区域,被评为“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曾获得自治区道德模范、位为宁夏建设作出突出贡献英雄模范人物、全区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58.西部战区陆军某给水工程团:西北地区唯一一支野战给水部队。组建43年来,一代代给水兵忠实践行使命,先后组织实施了宁夏“百井扶贫”“百井富民”、鲁豫“百井抗旱”、新疆西藏“百井戍边”等重大工程,足迹遍布陕、甘、宁、青、新等11个省区,累计行程1余万公里,找水打井1余眼。曾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位为宁夏建设作出突出贡献英雄模范人物、感动宁夏年度人物(集体)特别奖等荣誉称号。
59.福建扶贫援宁工作队: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一支中坚力量。22年来,福建省以两年为轮换周期,共选派10批名干部到宁夏贫困地区挂职帮扶。在长期扶贫协作中,福建援宁干部跟踪落实援宁扶贫项目,深入实际寻求精准脱贫切入点,联系动员福建社会力量参与宁夏扶贫开发,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他们的努力下,一大批福建企业在宁夏,特别是在宁南山区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为当地群众打造了劳动致富的新平台。曾获得感动宁夏年度人物(集体)特别奖等荣誉称号。
60.宁夏文化大篷车:起始于年成立的宁夏话剧大篷车。34年来,“大篷车”在塞上大地行驶80多万公里,流动演出0余场,用老百姓看得懂、听得懂的方式,把文化惠民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大篷车”8次进行全国万里行巡演,把宁夏原创优秀剧目送到了27个省、市、自治区,讲述了宁夏故事,传播了宁夏声音。近年来,全区其它文艺院团的“流动舞台车”和公共文化场馆的“流动文化车”“流动图书车”等文化大篷车相继投入使用,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宁夏文化大篷车是全国文化战线的一面旗帜,曾获得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位为宁夏建设作出突出贡献英雄模范人物(集体)等荣誉称号。 ★“自治区60年感动宁夏人物”提名奖候选人(40人)★ (排名不分先后) 吴景华 医院护理部原主任 戈敢 自治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 李双成 生前系永宁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兼任闽宁镇党委书记 宇恒星 银川滨河如意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
潘泰安 宁夏沃福百瑞枸杞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侯金知 银川市公安局阅海万家社区民警
蒙旺平 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峰台保护站护林员
曹君 自治区水利厅盐环定扬水管理处高级工程师
王恒兴 宁夏天源復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焦海波 宁夏银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小军 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涂层研究室主任
常占东 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张蓉 宁夏农林科学院研究员
马兰 西吉县马兰回乡刺绣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杨凤鹏 彭阳县林业局造林队队长
顾云香 灵武市宁东镇东湾村村民
陈美荣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
勉力义 同心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
陈莉 石嘴山市公安局副调研员
保文静 宁夏言成律师事务所律师
王黎君 固原经济开发区润泽粮油有限公司经理
王辉 宁夏伟帝珍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张玉川 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公司班组长
杨慧萍 宁夏邮政公司石嘴山大峰沟营业所支行长
赵耐香 银川市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长城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
朱秀娟 灵武市郝家桥镇王家嘴村党支部书记
高韵笙 原宁夏京剧团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
马忠斌 同心县国税局预旺税务所退休干部
马中贵 银川市殡仪馆整容组组长
王晓花 灵武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
芮志新 灵武市福利商店负责人
沐朝阳 银川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
何桂琴 固原市回民中学副校长
李举峰 青铜峡市汽修配件厂退休职工
魏耀华 贺兰县习岗街道友爱社区居民
白志林 生前系固原市原州区炭山乡石湾村村民
虎蕊 银川市兴庆区卫计委丽景街双庄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
童福林 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街道锦绣苑社区居民
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宁夏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编辑:沐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