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久久萦怀 总有一些细节,让我们铭记心头 在一场场社会公益活动中 在一次次志愿服务行动中 在一个个献爱心送温暖的故事中…… 我市广大青年志愿者勇挑重担、争作贡献,谱写出一曲曲无私奉献、服务社会、支持发展的青春之歌。他们把发挥个人才智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作为共同的人生追求,在共同体验、共同付出中不断收获成长和进步。 “小课堂”托起少年成才之梦 “抬头挺胸收腹,身体保持向上,脸上要保持微笑,走,走……”8月25日,在吴忠市利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舞蹈室,伴随着欢快的音乐,青年教师志愿者王帅正带着孩子们跳拉丁舞。 00:14今年25岁的王帅是吴忠鸣芳舞蹈学校的舞蹈教师。暑假前夕,利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招募志愿者时,她积极报名参加。 “我很荣幸能成为以传递爱心、志愿服务、乐于奉献、不求回报为宗旨的青年教师志愿服务团队的成员之一。作为一名舞蹈教师,我利用闲暇时间,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专业特长,给孩子们提供免费舞蹈教学课程,不仅丰富了孩子的暑期生活,也更好地给孩子们一个选择培养特长的机会。”王帅说。 “每天写完作业后,我就约同学一起来这里学舞蹈。通过这段时间的尝试和学习,我发现我是真心喜欢跳舞。”今年11岁的王加莉是吴忠开元小学五年级学生,她表示,自己很喜欢舞蹈,以后想成为和王老师一样的舞蹈教师。 “我自学5年古筝演奏,这次利用暑假,在帮助孩子们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也可以巩固提升自己的弹奏水平。”负责古筝教学课程的青年教师志愿者董丹说,虽然是利通区扁担沟中心学校的一名语文教师,但弹古筝是她的兴趣爱好。她说,做志愿者最重要的是成为一个有心人,可以从身边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用这种方式来培养自己的一颗爱心。 在利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像王帅、董丹这样的青年教师志愿者有21名,他们利用暑假为辖区名青少年辅导电子琴、葫芦丝、书法、版画、围棋等课程。 利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李欣芳介绍,该中心坚持公益性原则,在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免费向未成年人(中小学生)开放,一次性可同时接纳多名中小学生参加活动。自去年11月份开课以来,该中心已开办两期培训班,有余人(次)参加各类辅导培训及活动,为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发挥了引领和促进作用,得到了师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返家乡”敲开服务基层之门 8月19日,在利通区扁担沟镇烽火墩村“四点半课堂”,10余名中学生端正地坐在课堂里,等待着大学生哥哥苟勇为他们辅导作业。 苟勇是烽火墩村考出去的大学生,现在北京科技大学就读。今年暑假,看到团利通区委发布的“凝聚青年志愿者力量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志愿者招募令,他积极报名,开始了自己的暑期志愿服务。 在村委会的支持下,苟勇开设了小学和初中两个辅导班,吸引了当地50余名中小学生报名参加。 “我白天给同学们讲课,晚上要备课到深夜,工作虽然很累,但每当看到同学们双眼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我就想起了当初的自己。一想到能用自己所学帮助到家乡的孩子们,身体上的疲惫便一扫而空。”苟勇表示,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能为家乡脱贫攻坚贡献智慧和力量,能让村里的孩子们学到新的知识,是他的荣耀。 修理水闸、给村里的花草树木浇水、铲除小广告……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让利通区上桥镇瓜儿渠村大学生志愿者吴泽每天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这是锻炼自己能力的好机会,也为我的大学生活及未来步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十分珍惜并感谢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明白了每一个岗位都不轻松,每一个为社会服务的人都值得被尊重!”吴泽感触道。 在利通区胜利镇新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学生志愿者王仪和马芮洋正在进行文明创建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商户很多,工作量大,天气也热,虽然我们很累,但累中有乐。我们感受到了文明创建工作的不易,希望通过志愿服务,引领更多的群众投身文明实践,共同为吴忠市的文明创建工作助力。”王仪说。 连日来,利通区全面启动“凝聚青年志愿者力量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报名参加的81名暑假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在该区12个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发挥先锋作用。 目前,利通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平台,以“兰花芬芳”为志愿服务品牌,推行“”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成立了利通区青年中心及49个青年志愿者之家,使之成为弘扬青春正能量的主阵地。 “微心愿”温暖扶贫助学之路 今年6月中旬,团利通区委围绕征集“微心愿”、认领“微心愿”、圆梦“微心愿”,在扁担沟镇同利村燕宝小学开展了“情暖童心·志愿同行”困境儿童关爱慰问活动,为18名孩子送去圆梦礼物。18个“微心愿”被团利通区委干部、志愿者、各乡镇团委、机关干部和社会爱心人士一一认领。 “一个文具盒、一个新书包、一支钢笔、一本书,这对大多数人而言可能微不足道,却是孩子们期盼已久的心愿,今天的每一份礼物都让孩子们欢呼雀跃、快乐和满足。”燕宝小学校长王占胜看到孩子们收到礼物开心的样子,感动地说。 “感谢为我们圆梦的大哥哥、大姐姐,我们一定会把这份感情牢牢记在心里,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受赠学生马荣在领取到专属自己的电话手表后开心地说。 时隔半月,团利通区委再次组织开展“青春建功脱贫攻坚”爱心捐赠活动,联合吴忠市青年企业家联谊会13家爱心企业,募捐资金20.6万元,为利通区脱贫攻坚主战场——扁担沟镇的8所农村学校更换课桌椅套。 为贫困学生送去“微心愿”礼物、向农村学校捐赠课桌椅,是团利通区委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团利通区委书记王芝兰介绍,团利通区委牢牢把握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主线,深入开展脱贫攻坚青年争先行动,突出抓好青春励志、青春助业、青春助学、青春志愿四大行动。通过示范引领、搭建平台、资源整合等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各基层团组织、爱心企业、广大团员青年投身脱贫攻坚工作,为利通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小桔灯”点亮城市文明之光 8月26日,烈日当头,在红寺堡区新民街道创业社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小区内开展清扫垃圾、铲除小广告等活动;他们身着红马甲,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是被录入创业社区志愿者系统的一员。 在志愿服务队伍当中有很多大学生,他们的到来为创业社区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为创业社区的干部职工减轻了工作压力。 “我是宁夏医科大学级的学生,从7月27日开始本次志愿服务的,主要是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工作。”宁夏医科大学大三学生陈永强说,他是自愿参加志愿者活动的,他希望红寺堡变得更干净、更整洁。 “在环境卫生整治、文明劝导等工作中,志愿者真正发挥了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志愿精神,给我们的社区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创业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靳英说。 “您知道青铜峡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吗?” “您对青铜峡市创城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连日来,团青铜峡市委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凝聚青春力量创建文明城市”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在开展创城知识宣传过程中,志愿者们每到一处都认真向大家宣讲创建文明城市的意义,宣传引导市民理解支持参与创城工作。 团青铜峡市委书记赵壮壮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着力开展创新化、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以创城志愿服务和创城氛围营造为重点,组织好广大团员青年和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创城工作中,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青春力量。 接力志愿服务火炬,吴忠青年步履不停 疫情期间,全市名青联委员、个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助力防疫工作,50个青年志愿者组织和超过名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1万个小时,成立青年疫情防控心理辅导志愿服务队,名心理咨询师和志愿者提供免费心理辅导服务人次; 聚焦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村的青少年,集中开展学业资助、就业帮扶、创业扶持、志智双扶、志愿服务、闽宁协作等六项行动,深化留守儿童“扶贫护苗”、高中生“亮路计划”、大学生“扶贫圆梦”、农村青年“创业引领”、留守青年和返乡青年“扶贫扶志”,构建共青团特色扶贫体系; 围绕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青春守护母亲河”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保护母亲河·争当‘河小清’”线上健身跑、“守护母亲河”环保随手拍等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动员团员青年参与生态环保实践、助力污染防治,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聚焦青春建功。吴忠市各级共青团组织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以培养青年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为目标,围绕党政关心、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