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引黄古灌区申遗准备工作目前基本完成。 6月1号到3号,国家灌排委员会专家组来宁,对宁夏引黄古灌区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进行实地考评。专家组认为,宁夏引黄古灌区符合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条件,同意推荐申报。 Tips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等并称为世界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从年起开始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旨在更好传承和利用仍在发挥作用的古代灌溉工程,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目前,我国陕西郑国渠、四川东风堰等10处已成功申报。据介绍,如果此次申遗成功,宁夏引黄古灌区将成为黄河干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项目。 专家组一行先后前往吴忠市青铜峡、中卫市中宁县、沙坡头区参观了宁夏治水历史,踏勘了秦渠、汉渠、唐徕渠、七星渠等古渠遗址、历代引黄取水口遗址和现存的引黄碑文石刻,察看现代水利设施运行情况,详细了解渠道变迁、管理维护和使用状况。 宁夏引黄古灌涉及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五个地市的十八个县市区,其中历史过百年的古渠14条,总长多公里,灌溉面积多万亩。 国际灌排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常务秘书长丁昆仑: 一个是它从时空上,多年来一直在持续的利用;另外在体量上,从上下游横跨数百公里,包括工程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民俗一并的推向世界,来宣传我们国家这种古老的文明和现代的技术。 专家们表示,宁夏引黄古灌区持续灌溉多年,推动了这个地区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变,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对区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历史上形成了完善的无坝引水、激河浚渠、埽工护岸等独特的工程技术,灌排渠系布局合理,管理制度完善,实现了最大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保障了区域可持续发展。 宁夏古灌渠系在长期的持续运行中衍生了独特的祭祀文化和灌溉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水利遗产及文化内涵。宁夏引黄古灌区至今还在正常运行,发挥着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蕴含的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治水理念对现代水利的技术和管理提供了历史借鉴。 来源:宁夏广电新闻中心 本地生活资讯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