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文/于瑞

编辑:金颖审稿:于瑞

全文:

20分钟

我虽然为自己作见证,我的见证还是真的。因我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但是你们却不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是主耶稣的一句话。后来转化为那句广为人知的“我是谁,我从哪来,要到哪里去?”

虽然人类的探索从未停止,但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哲学命题。如果有,那一定与信仰有关。

信仰,高山仰止。追求信仰的步伐注定孤独。不过也只有在孤独之中,人才会更加专注,更加深入的思考,什么是信仰,并逐步建立和坚定信仰。对酒游家族而言,信仰始于酒,但信仰之路却指向了缔造美酒的山川、大地、河流。爱美酒,爱山川,更爱美酒里的中国。这便是酒游记。

又因为不经意间一个小小的约定,于是便有了“黄河·美酒·万里行”。

“万里行”其实何止万里。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每一个省选择几家酒厂跑下来,其里程都会超过万里。

年7月底,作为万里行的第一站,我们抵达了母亲河——黄河源头的地标性建筑,海拔米的牛头碑,并让酒游记的旗帜在这里高高飘扬。旗帜,就是信仰;举旗,便是崇高的礼敬。

在黄河源牛头碑前,仰望着青藏高原群山威仪,倾听着鄂陵湖、扎陵湖的万般宁静。此刻,我们不仅可以清晰而强烈的感受到黄河母亲的安静、祥和,宽广无边,更被她的“神秘”所折服。是的,面对海拔米的高原,面对神秘的黄河源头,我们唯有敬畏、敬仰。

对中国人而言,这种敬畏、敬仰的表达需要一杯酒来完成。我始终相信,这杯酒始终与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与我们的民族信仰相伴而生。这也是我们酒游家族存在的理由和动力。

昆仑神话

虽然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从地质学上看黄河是一位“年轻的母亲”,从其成河至今也不过万年的历史。

在此之前,茫茫苍苍的青藏高原上布满了大大小小但却彼此独立的湖泊。以地壳变动产生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在万年前,这些湖泊逐渐连成一片,这便是孕育了黄河的星宿海(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次的万里行,由于我本人“高反”过于强烈,我们没能够达到“星宿海”。但是我相信,也许在非常感性的某一天,我便会有一场目的地是星宿海的说走就走的旅行。)。

在此后的万年间,黄河借助青藏高原高高在上的俯冲力,不断向下冲刷,并最终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上的万水千山连在一起,形成了古代黄河水系。不过,在此阶段,黄河还只是一条内陆大河,直到10万-1万年间,她才最终在北中国大陆的东部边缘打开了与海洋的通道,成为海洋水系的一部分。

而在10万到1万年间,也正是华夏文明开始孕育的上古时期。我们的先祖临水而居,择水而憩,主要在黄河中下游的平原过着渔猎和采集的原始生活。他们有着卓越的天性和非凡的想象力,四时变化、风雨雷电、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都让他们感到神秘和难解,而每年夏天如约而至的黄河泛滥更让他们深感恐惧。

也许他们曾经沿着黄河逆流而上,试图破解大自然的诸多神秘,但是在穷尽体力翻越了无数大山之后,他们仍然没能找到黄河的源头。于是,他们幻想黄河是来自于天上,来自于天上的一座神山——昆仑山。在昆仑神山之上,居住着主宰万物的神——西王母神。伴随着西王母而来的是多位人神交织的华夏文明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盘古、后裔,以及黄河的庇佑之神河伯等等。这些人文始祖的英雄故事:如女娲造人、盘古开天、瑶池相会、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经由上万年时间的反复淬炼,最终被中外史学家称之为“昆仑神话”。

“河出昆仑”以及由黄河而生的“昆仑神话”在中国古典史籍多有出现。这是关于中华民族起源的完整的神话体系,也深刻的影响和塑造了华夏民族的基本性格。让我们值得骄傲的是,昆仑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一起并称为世界两大神话体系,正是由着昆仑神话的脉络,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才有了《封神榜》、《西游记》等一系列伟大的作品。

虽然今天我们已经知道黄河的发源地不是昆仑神山,而是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但是,在地理位置和民族文化形成的进程中它们却有着笼统的相似。《山海经·海内西经》中说:“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或曰“酒泉南山”,或曰“新疆于阗”,或曰“甘肃岷山”等等,一概泛指西北。黄河的千山万水皆源于此,她及昆仑山,在我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并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

大禹治水

原始社会的末期,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禾谷类作物如小麦的耕种让黄河流域一带先民逐渐克服了采集和渔猎经济的限制,过上定居生活。但是此时黄河泛滥却给这种定居生活带来极大破坏。时势造英雄,这时候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其门而不入”的“伟大的禹”。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为保障定居和农耕生活的稳定,帝尧最早命令鲧治水。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因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鲧为尧所杀。接着尧又任命禹为司空,继任治水之事。

禹在接受治水命令后,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治水失败的原因,总结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黄河之流水系)成功治理了水患。在治水期间,禹带着测量工具,翻山越岭,淌河过川,西到今天的甘肃、宁夏一带,北到河北,南到湖北,东抵大海,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的了如指掌。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把天子位禅让给禹。禹根据自己治水期间的经验以及对地势的把握,把天下规划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个州(出自《尚书·禹贡》)。九州既是中国,这是我国地理上最早的关于山川河流的地理概念,也奠定了中国的基础。

禹退位之后,并没有按照尧、舜的方法完成“帝位”的禅让,而是让自己的儿子“启”登上了帝位。这便是夏朝,是中国“家天下”的开端,这标志着“国家”这一新的社会政治形态的开始,这一社会形态在历史学上被称为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阶级代替了原始社会,文明社会代替了野蛮社会。

从进化的角度看,“禅让制”的结束,国家的确立,是华夏先民与黄河展开良性互动的必然导向。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左冲右突,在汛期极易形成洪灾。而在黄河面前,先民的力量是弱小的,必须进行有效的组织,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及人力,各部落之间必须形成有效的联盟,才能共同克服黄河水患。这种自然力的驱使,不仅促进了国家的形成,而且也让中央集权的组织形式变得特别重要。这也许是自夏禹以来,中央集权的政体形式经受无数次考验之后,依然在华夏大地屹立不倒的根源所在。

而如果从农业发展以及先民生活方式的角度看,大禹治水保障了原始农业耕种得以持续发展,从而让定居式的农耕文明在黄河流域成为历史发展的主导方式。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织、较量正是中国民族融合大历史的主旋律。不仅如此,农耕文明发展也让“安居乐业”成为根植于我们中国人内心深处最牢固生活理念。

引黄灌溉

年9月16日,酒游记·黄河·美酒·万里行走进了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青铜峡市。我们的目的地是黄河上游最后一道峡谷——青铜峡黄河大峡谷。也许很多人把青铜峡更多与黄河水利发电站联系在一起,这没有错,但是还远远不够。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铜峡。作为黄河上的第二座水利枢纽工程,现在的“青铜峡”集水力发电、引黄灌溉、观光旅游于一体,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青铜峡的上游是宁夏中卫市,也是黄河进入宁夏的第一站。黄河一路奔腾于青海和甘肃两省的崇山峻岭间,在穿越上游的最后一个大峡谷——甘肃和宁夏交界处的黑山峡之后,从中卫市的南长滩村进入宁夏地界。黑山峡河段长约70公里,两岸悬崖逼仄,河流深切,并没有多少田地。但是在进入中卫市之后,便在南岸冲击出一个富饶的平原——卫宁平原。因此,中卫人也喜欢在中卫前面加上“首富”两个字——“首富中卫”

天下黄河富宁夏——其实不仅仅是中卫,黄河给整个宁夏都带来了巨大的是“财富”,而这财富得益于黄河灌溉工程。除了发电,青铜峡水利枢纽更大的价值在于引黄灌溉。宁夏所处的位置是干旱和半干旱区,降水量偏少,蒸发量偏高,如果没有黄河提供的水源,根本谈不上发展。对宁夏而言,金色的黄河水,仿佛流淌着的黄金,顺着沿着黄河开通的各类灌区注入宁夏的每一寸土地,是宁夏形成了“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盛景。

宁夏引黄灌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大将蒙恬击败匈奴,对宁夏实行有效统治,从而把农业界限推到了贺兰山以北,开启了宁夏地区的引黄灌溉史。在随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游牧集团与农耕集团在宁夏交替,引黄灌溉断断续续,但是不同历史时期所修筑灌区则始终在发挥作用。即使是在游牧集团统治时期,灌区周围丰富的水草也给畜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黄河流经九省,但宁夏是利用黄河最为充分的省份。这与宁夏的地形地貌有关。黄河上游河段流经的青海、甘肃多为崇山峻岭,河道周围地势高,需要通过三四级提灌才能用上黄河水。而宁夏的地势比较平坦开阔,黄河冲出黑山峡后,水流放缓,不仅大量泥沙沉积形成了可以开垦的平原,而且也有利于引黄灌溉。自古以来,宁夏人口聚集的城市都是沿黄河边布局,中卫、中宁、青铜峡、吴忠、灵武、永宁、银川等十个县市,公里,均属于稳定流淌、可以充分利用的“地下河”,引出灌区无数,形成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局面。

青铜峡谷

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建在青铜峡黄河大峡谷,于年建成,其核心作用就是提高水位,保证卫宁平原灌区正常取水,水电站正常发电。现在,青铜峡大峡谷已经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在景区内,除了可以一览十里长峡,山水相依的自然景观和塔的悠悠古韵之外,宁夏水利博物馆和大禹文化园是一定要去、而且要细细浏览的地方。

在全国范围内,各种大禹纪念馆很多,但是唯有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内的大禹文化园突破了地域的局限,以黄河为主线,以栩栩如生的画面,层层展开,生动、全面的讲述了大禹治水的全过程及其精神价值。天覆其苍,地载其黄,大禹是中华先民与母亲河——黄河互动,趋利避害,并取得辉煌成就的第一人,在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岸边,层层叠叠的大禹文化园为世人打造出一座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和家园。而宁夏水利博物馆则全面展示了自秦汉以来,中华民族引黄灌溉的水利灌溉发展史。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万年来,华夏先民与黄河相伴共生。黄河不仅缔造了中华民族,而且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塑造和锤炼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信仰。

在华夏民族的童年时期,我们的祖先过着渔猎和采集的原始生活。这时他们还无法认识和理解母亲深沉的爱,面对奔腾咆哮的黄河,他们内心充满恐惧,也充满幻想,所以才有了昆仑神话的想像。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华夏民族已长成少年,为保护农耕和定居生活,先祖们开始去探索黄河,于是才有了大禹治水。而到了秦汉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华夏民族开始充满理想和抱负,我们面临着农耕和游牧两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在两大集团的长期较量中,黄河以她的特有的冷静和智慧进行着自然调节,引黄灌溉,趋利避害,民族融合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到了现代,中华民族已经能够全面客观认识黄河,并与其和谐共生。并在自然选择中,形成了以农耕为主,农牧结合的民族个性。此时,黄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符号和一种信仰。我们说我们是黄河的儿女。

-END-

▼▼▼▼▼▼▼▼▼▼▼▼▼▼▼▼▼▼▼▼▼▼▼▼▼▼▼▼▼▼▼▼▼▼▼▼▼▼▼▼▼▼▼▼▼▼▼▼▼▼▼▼推/荐/阅/读01如果错过了宁夏,那千万不要再错过甘肃!——酒游记迷恋这里的最好理由02互助青稞传奇:带给中国白酒行业的六大思考03守住清香型白酒的最后生命线——黄河防线▼▼▼▼▼▼▼▼▼▼▼▼▼▼▼▼▼▼▼▼▼▼▼▼▼▼▼▼▼▼▼▼▼▼▼▼▼▼▼▼▼▼▼▼▼▼▼▼▼▼▼▼

酒游记,发现最美的酒

欢迎您在评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如果您觉得好,请







































治疗白癜风的中药
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是哪家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