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摄影/李鹏 上世纪70年代,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一节内容为毛泽东诗词《游泳》《登庐山》,该节阅读课文内容为《英雄战黄河塞上添明珠——记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该篇课文内容选自年9月17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刊发的新华社通讯稿,主要内容为宁夏各族人民在毛主席的指引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建设青铜峡水利枢纽的光辉事迹。 位于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门前的收录青铜峡内容的语文课本造型石刻 青铜峡市图书馆收集的上世纪70年代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 该版语文书第一节阅读课文《英雄战黄河塞上添明珠》选自年9月16日新华社通讯稿 位于水利枢纽工程东岸的龙王庙 年8月26日,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 年2月24日,青铜峡工程黄河河床截流成功 年2月,青铜峡工程局的宣传员给搬倒山突击队送来了表扬喜报 年,三期工程混凝土浇筑到达坝顶 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日),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开始发电,坝体土建工程全部竣工 “我们伟大祖国的古老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源头奔腾而下,几经迂回,进入西北黄土高原,经兰州折向东北而去,在巍峨的贺兰山和鄂尔多斯高原之间,被青铜峡谷紧紧夹住。在这里,一座混凝土拦河大坝屹立在滚滚波涛之中,迫使湍急的河水按照人们的意志,进入一座座电站,发出强大的电流;泄向一条条渠道,灌溉着良田沃土……宁夏各族劳动人民喜看“塞上江南”添明珠,沙漠荒滩造银河,纵情欢呼……” 在《人民日报》刊发该篇文章的前一日,也就是年9月16日,《宁夏日报》头版刊发新华社通讯《英雄战黄河塞上添明珠——记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的建设》,青铜峡水利枢纽在新华社通讯中首次被誉为“塞上明珠”。高中语文课本将其收录其中,进一步提高了“塞上明珠青铜峡”美誉度。 位于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下游东岸的宁夏水利博物馆 宁夏水利博物馆藏年9月16日《宁夏日报》头版刊发新华社通讯稿《英雄战黄河塞上添明珠》 年我国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散文集《中国明珠》提到五颗明珠,分别是黄河上第一颗明珠——盐锅峡水电站;塞上明珠——青铜峡水电站;武夷山下一明珠——古田溪梯级水电站;云峰缀明珠——云峰水电站;银线系明珠——龚嘴水电站,这五颗明珠均是建国初期兴建的第一批水利水电工程。 自上世纪70代开始,青铜峡水利枢纽地处的青铜峡市,便因为一篇新闻通讯稿、课文,被人们赋予了“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明珠青铜峡”的美誉。近些年,有关书籍、报刊、纪念品等,继续传播着“塞上明珠青铜峡”。 年9月30日,《光明日报》刊发新华社新闻图片“塞上明珠” 年10月出版的《古峡往事》首篇文章塞上明珠改编收录了英雄战黄河塞上添明珠(点击本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辽宁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