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5/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宁夏新闻网记者 祁瀛涛 摄从空中俯瞰青铜峡古渠系绿野千里,渠系密布在宁夏,青铜峡引黄灌溉渠系最多始建于秦汉时期的引黄古灌区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便是宁夏平原的“粮仓”已有引黄灌溉历史持续多年宁夏引黄古灌区14条古渠中发端于青铜峡的有10条青铜峡因此被称为“塞上江南”发源地宁夏新闻网记者 祁瀛涛 摄青铜峡地处宁夏平原中部黄河穿境58公里自秦汉以后开掘的宁夏九大干渠均从境内引出引黄灌溉条件得天独厚成就了“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明珠青铜峡”的盛名传说在上古时代,滔滔黄河水被峰峦迭嶂的牛首山阻隔,横流四溢,泛滥成灾。大禹治水来到这里,为解除人们的苦难,挥动神斧,劈山成峡,黄河水顺流而下。此时正值夕阳西下,晚霞与河水互映在峭壁上,呈现出一片青铜色,“青铜峡”因此得名。宁夏新闻网记者 祁瀛涛 摄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景区正在创建国家5A级景区到这里你最能体味“天下黄河富宁夏”的意蕴闻名遐迩的青铜峡水利枢纽在黄河中上游青铜峡峡谷出口处,横亘着一条总长.3米、坝宽46.7米、坝高42.7米的“长龙”,它就是被誉为“塞上明珠”的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神秘独特的一百零八塔00:33视频/吴忠日报青铜峡当地的老百姓流传着很多关于塔的传说和故事。流传最广的是北宋女英雄穆桂英的“点将台”旧址,当年这位女英雄在大破辽军“天门阵”的前夕,曾带领行将闯阵的员战将于此操练,后人于是建塔来纪念她。风光旖旎黄河十里长峡历史厚重的黄河坛雄伟壮观的大禹文化园00:36视频/吴忠日报青铜峡峡谷的形成离不开大禹的功劳。相传远古时候,这里是由黄河水形成的大湖,由于贺兰山的阻挡而水流不畅。大禹来到此地,看到上游因湖水受阻而形成水涝,下游无水又旱情肆虐。为解救百姓苦难,这位治水英雄举起神斧,奋力开山,只听一声巨响,中间豁然出现一道峡谷,黄河之水得以疏通,下游旱情得到解除,上游也不再形成涝灾,农田滋润肥沃。沙坪水阔的青铜峡鸟岛青铜峡鸟岛属于青铜峡库区的一部分,位于青铜峡库区南段。鸟岛东依牛首山,西接贺兰山余脉,丘陵起伏,九曲黄河环流而过,独特的地理位置,使青铜峡鸟岛成为鸟类旅居、栖息、繁衍的“天堂”。一批精品景观,串珠成链是宁夏全域旅游展示黄河文化的“景观廊道”大型实景演出《黄河谣》自7月24日开演填补了当地文化旅游演艺空白近三年来,青铜峡市紧抓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契机,围绕全域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不断加快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出了一条从单一景点到旅游目的地品牌转型的“青铜峡模式”。目前已形成黄河岸边、稻花香里、贺兰山下三大旅游精品线路。在位于黄河青铜峡西岸的青铜峡叶盛,从空中俯瞰,一片片稻田和玉米等农作物正在快速生长,在绿色的包围中一幢幢民居错落有致遍布其间,宛若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在大地上展开。当然,青铜峡“鱼米之乡”的美称也不是盖的!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苹果、葡萄等农作物,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酿酒葡萄最佳生态种植区、现代农业基地市,形成了粮食、畜牧、蔬菜、食用菌、瓜果、桑蚕、肉蛋奶、水产品等八大农副产品基地。01看宁夏优质大米是如何生产出来的01:看宁夏好酒是怎么酿出来的在青铜峡,每一条渠、每一处闸、每一座坝都是穿越了千百年厚重的历史遗迹宁夏引黄古灌溉区成功跻身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绿树成荫,水流淙淙的大坝镇韦桥村秀美的乡村田园风光品味农韵、回归自然成为不少游客休闲娱乐新选择从农家小院到到黄河大峡谷再到以西鸽度假型酒庄为代表的贺兰山东麓中法葡萄酒庄集群示范区如今打开青铜峡市旅游“版图”各类旅游线路、旅游产品、旅游业态多点开花自年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7.5亿元。青铜峡市旅游业已成为青铜峡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为活跃主导产业。整理:宁夏新闻网记者王莹素材来源:青铜峡文旅局、吴忠日报、宁夏日报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