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份以来,青铜峡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快企业复工复产,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复工,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 积极推进企业复工复产。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支持政策,及时召开经济运行与项目建设调度会,查找突出问题,增补工作措施,努力减少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农业方面:严格实施农业经营主体联络员制度,实时监测、准确掌握全市蔬菜、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储备数量和价格,对农产品稳产保供情况进行调度。落实“绿色通行证”政策,确保农资、农副产品区域间快速调运。帮助企业制定复工方案,优先推动养殖业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提前储备农药、农资,确保农业生产不误农时。目前,春播工作已结束,落实春播面积3.2万亩,全市28个供港蔬菜基地已开工25个。工业方面:主动摸排复工复产企业困难,落实企业困难问题清单销号制度、市级领导包抓制度和每日会商制度。针对企业车辆运输通行问题,统一设计车辆运行标识,共为79家企业辆运输车辆办理备案登记并协调运输通行,制发工作人员通行证个,帮助协调解决员工上下班通行。出台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由包抓企业的市级领导深入工业企业现场,坚持问题导向,实施“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问题。主动联系外地招商引资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提前返青实行集中隔离,以便早日返岗。征集群众特别是移民群众务工需求,与企业双向对接,打破信息不对称局面,切实为企业复工提供人力支持。截至目前,全市复工复产企业达到家,85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复工复产68家,规上企业复工率达80%。服务业方面:加大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和服务保障,协调推动电商开展“线上”服务。制定出台《青铜峡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放公共活动场所及恢复商户经营工作方案》,根据各行业实际情况,实施分类有序开放政策,明确部门监管职责,向社会公示各行业复工时间,在切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推动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抢抓上半年项目建设黄金期,对3月份开工项目再摸排、再推动,组织各审批部门及项目单位扎实做好近期和计划3月份开复工项目前期准备、施工现场封闭管理,以及企业防控方案制定、防控物资筹集、开复工审批等工作,确保计划3月份开复工的61个项目成熟一个、开工一个。加强政策指挥统领。制定下发《青铜峡市年投资项目有序开工复工实施方案》《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投资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确保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保障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实行市级领导包抓项目责任制制度。进一步明确开工时间,督促各部门制定相应措施,严格落实帮办、陪办、代办服务机制,指派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服务,全力协助建设单位办理规划预审、土地报批等前期手续。市委、政府主要领导按照包抓项目分工,带队实地督查调研项目开工情况,现场办公,实行3月份项目2天一汇报、一周一督查制度,有效增强各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建设单位紧迫感,加快项目开工速度。实行督办单制度。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审批和用工问题,实行一事一单,明确责任单位和办理时限,及时疏通堵点,确保25个续建项目3月10日前复工、36个新建项目3月底前开工。截至3月6日,共开工28个项目。 加大惠企政策落实力度。准确分析疫情防控期间金融运行面临的形势,加强政银企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业务合作,切实缓解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加大惠企政策宣传。汇总梳理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吴忠市及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出台的各类应对疫情保障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向全市辖区企业推送。促进惠企政策落实。准确分析疫情防控期间金融运行面临的形势,重点利用小微企业融资信息服务平台开展线上融资调查,逐户了解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及金融服务需求,建立“一企一策”企业台账,有效推动企业需求与金融供给的精准对接,切实缓解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目前,中国建设银行青铜峡支行等9家银行和华能大坝发电公司等28家企业签订了贷款协议,签约金额为3.31亿。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通过下浮贷款利率和减免业务手续费等方式,确保年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不高于上年同期,特别是资金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在原有贷款利率水平上下浮10%以上。做好企业续贷服务。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等行业,引导各金融机构灵活调整相关信贷政策和服务方式,通过贷款展期、无还本续贷、调整贷款利率等措施给予必要的续贷支持,切实做到应续尽续。降低担保费率。简化担保流程,按照“自治区18条”任务分工方案,降低担保费费率在1%以内,取消反担保要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