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951583.html 青铜峡市公布首批馆藏代表性历史文物名录 青铜峡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开展4年多来,基本摸清了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掌握了全市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以及文物的本体特征、基本数据等。值此年中国文化遗产(6月11日)到来之际,为挖掘研究馆藏文物价值内涵,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社会公众利用文物资源,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青铜峡市文物部门组织遴选公布首批16件馆藏代表性历史文物名录,公布藏品的名称、时代等基础信息,以物知史,以物见人。力求通过普查成果提升文物资源服务社会的能力,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有效发挥文物在服务青铜峡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新石器时代骨饰件年8月青铜峡市鸽子山遗址采集。弧长4.6厘米,弧宽0.9厘米,重2克。饰件呈月牙形,通体为象牙白,中部有一小孔,穿绳用。 战国青铜戈年3月出土于青铜峡市玉泉营汉墓。长19.7厘米,宽9.6厘米,重克。援呈长条形,锋薄而锐利,内上有一穿,胡部有4穿,锈蚀严重。 汉灰陶罐年7月青铜峡市造纸厂汉墓出土。口径8.1厘米,底径8.1厘米,高19.8厘米,重克。侈口,矮领,鼓腹,下腹内收,平底,表面有刻划纹。 汉彩绘骑马俑年10月青铜峡市邵岗乡征集。长17.5厘米,高20.3厘米,重克。武士头戴披巾,身穿交领上衣,双手执有兵器,兵器缺失;马呈立姿,俯首垂尾,体型健壮;彩绘大部分脱落。 唐契苾氏墓志铭年7月青铜峡市玉泉营契苾氏墓出土。长61厘米,宽61厘米,厚12.6厘米。墓志呈方形,青石质。文字竖向镌刻,字体俊秀,志文楷字行书,每字方格相间2.5厘米,共23行,个字。 唐海兽葡萄纹铜镜年7月出土于青铜峡市玉泉营唐墓群。直径12.3厘米,厚0.7厘米,重克。圆形,饰有海兽葡萄图案,桥形纽,外沿有2个三角形柱,通体有锈蚀。 唐彩绘陶罐年7月出土于玉泉营唐墓群。口径14厘米,底径10.9厘米,高37.5厘米,重克。质地为细沙灰陶,侈口,鼓腹,下腹内收,表面施有彩绘。 唐柿蒂纹铜镜年7月出土于青铜峡市玉泉营唐墓群。直径11.1厘米,厚0.6厘米,重克。圆形,有圆形纽,装饰有柿蒂纹,有文字图案,有锈蚀。 西夏彩绘道教泥塑像年7月出土于青铜峡市一百零八塔。高30厘米,宽10.8厘米,重克。人像站立,头戴冠,身穿大褂,面目安详,双手交叉握于胸,手心执一物,物已失。 西夏彩绘道教泥塑像年7月出土于青铜峡市一百零八塔。高29厘米,宽15厘米,重克。人像站立,长发披肩,面目安详,身穿大褂,肩部有飘带,手脚残。 明兽面纹瓦当年6月青铜峡市庙山湖采集。直径13.5厘米,长11厘米,重克。夹砂红陶制,兽面,筒形。 清描金漆盒年7月青铜峡市立新乡高桥村征集。长33.2厘米,宽18.2厘米,厚4.4厘米,重克。长方形,子母盒,黄褐色,绘有描金花纹图案。 清木制盖罐年7月青铜峡市立新乡滑石沟村征集。口径4.7厘米,底径5.4厘米,高13.2厘米,重克。圆口带盖,鼓腹下部内收,平底,深褐色。 清青花瓷坛年10月青铜峡市立新乡三棵树村征集。口径7.5厘米,底径10.3厘米,高19.1厘米,重克。方唇,敛口,矮颈,圆肩,弧腹,圈足。胎质白色,外施釉,釉下有青花、顽童等装饰图案。 中华民国十三年边渠碑长80厘米,宽80厘米,厚20厘米。现藏于青铜峡水利博物馆。 青铜峡报(年至年)年10月从陕西安康征集。长38厘米,宽27厘米,厚3.1厘米,重克。 来源:青铜峡文物所 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让大家也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