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蹲点日记 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水库经过几十年的灌溉、发电、蓄洪,大量泥沙淤积其中,滩岛逐渐显露水面,植物群落渐渐形成,鸟类以及其他各种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林区、湖泊、滩涂并存的库区湿地保护区。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目前是全区面积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金秋时节,这里苇从遍地,禽鸟众多,美不胜收。 蹲点日记走进青铜峡库区湿地,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芦苇丛,泛白的芦花随风飘舞。滩涂湖泊中,随处可以一群群戏水的候鸟。黄河、绿地,还有这活在其中的候鸟,构成了一幅景色秀美的图画。耿磊是这里的巡护员,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六年了。 每天,他都要骑着摩托车绕20万亩的保护区三圈,防止有人破坏这里的生态。耿磊家就在附近的村子里,他告诉记者,这里并非一直都是这样水域宽阔、河滩肥沃、水鸟繁多,在设置保护区之前,这里的生态破坏得很严重。 年左右,一些农民进入库区开荒种田、修堤筑坝、砍伐树林,致使库区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年,青铜峡库区被确定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目前,保护区南北长40.4公里,东西最宽处7.7公里,总面积30.4万亩,其中湿地面积超过20万亩。 年,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建设管理局成立后,对保护区内违法修建的多处房屋及构筑物依法实施了强制拆除,收回被非法侵占的土地8.48万亩,并采取引水灌溉等措施,恢复湿地5万多亩。同时,对库区内非法偷捕、偷牧行为开展专项行动,为野生动物种群的生存与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现在,巡护队夏季有22人,冬季有30人,每2小时对保护区进行一次巡视,24小时不间断。同时,保护区内实现了监控探头全覆盖,监控最远可观测6公里,24小时有人员值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保护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耿磊说,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渐增加,候鸟栖息数量明显增多。目前,保护区基本形成了水生植物面积扩大、水禽种类不断丰富、生态环境逐渐恢复的良好局面。 经综合考察,保护区有鱼类39种,鸟类种,其中包括黑鹳、中华秋沙鸭、金雕等多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此外,不包括栽培植物,保护区内有湿地维管束植物种,其中水生植被占50以上。 湿地即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也是有观赏价值的旅游资源。当前,青铜峡市依托青铜峡库区鸟岛、黄河大峡谷景区、青铜峡塔等自然、人文资源,正在打造国内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旅游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蜕变,正向我们验证着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来源:直播60分 青铜峡广播电视台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