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底,局里发来调令,调第8列车电站前往青铜峡发电,主要任务是顶替24站大修和更换厂址。 因为此前电站正处于战备状态,所以机组设备拆卸的工作量不大。 但是,倒被牵引的机车难住了! 因为酒泉钢铁公司下马,所有的机车都封存了,而铁路系统的机车又不进酒钢的专用线,怎么办? 我们的任务,首先要将发电设备拉出去,才能送车皮进来装附属设备。当时唯一的希望,就是请底窝铺的机车帮助。 底窝铺,在嘉峪关以西某个地方,是国防军工的要地。由于该地施工需要大量石子,所以该机车和人员在嘉峪关作业,拉运石子。 平时我们从未打过交道,第一次去联系,答复是:他们做不了主,要请示他们总部的领导。 眼看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我们心急如焚,如果主车发运计划和车皮使用计划因机车耽搁而延迟,那我们的计划将全部泡汤。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送点礼吧!买了4瓶西凤酒两条绿牡丹香烟(都是高价的),再次求援,成功了。 一共只拉了3钩(次): 第1钩,将主车拉出去,送至酒钢的交接站点; 第2钩,将所计划的车皮拉进来; 第3钩,将装好车皮再拉出去了事。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为工作被逼而送礼。 在附属设备装车的过程中,我还犯了一次主观主义的错误。 按往常方法,装车使用自己的履带吊机。它起重量不大,但它能拽能拖,左右回转半径大、速度也快,在吊起重物的情况下还能行走自如。所以,按一般作业程序是装完车后再装吊车,当然装吊机的难度也比较大。 这次,我的错误在于用酒钢来支持的汽车吊装车,而把履带吊先装上。 原计划当天下午要离开驻地,所以宿舍及食堂的电源全部收拾完,炊事用具、个人行李也都已装上主车。 结果,因汽车吊回转只有度,活动半径小,较远的大件还得靠人力搬动,劳动强度大,装车速度慢,天黑了,车子还未装完。 初冬的塞上,寒气袭人,没有吃的喝的,连睡觉的地方也没有。无奈之下,现场找点木材煤块,生火取暖,还要防止煤气中毒,就以这样的方法半坐半卧到天亮,度过在嘉峪关最后的一个难忘的夜晚。 在这一次调迁青铜峡路过兰州时,同事们先走了,我有事在临近火车站的和平饭店多住了两天。 据说,当他们到达青铜峡车站时,正逢漫天大雪。因车站到工地还有十几公里,青铜峡工程局是用装货的高边车把他们接到工地的。 在路上,还临时停车。在风雪中,气温降到零下20摄氏度以下,把我的同事们可冻坏了。 年1月,机组开始安装。时值数九寒天,天气异常的冷,而安装现场在黄河东岸“五大台”山坡上。 列车电站安装是在露天进行,条件很差,但我们的同志斗风沙、战严寒,还是圆满完成了任务,于年1月22日上午向外送电。 青铜峡水电站离宁夏自治区首府银川不远,处在腾格里沙漠的边缘,风沙较大,如遇大风,沙尘遮天蔽日。那时,还没有沙尘暴的提法。 我们发电之后,适逢春天来临,风沙是经常遇到的。 记得有一天晚上,大风狂起,我们早已关好门窗睡觉。 可是,第二天醒来,脸上、床上、被子上,以及桌子上,都落了厚厚一层沙土。 自然环境就这样,要改造好那不是一两天的事。 青铜峡水电站工程,原先是苏联帮助设计的,自从他们撤走专家撕毁合同后,给工程带来巨大损失。 为了按照我们自己的方案施工,原先浇注的混凝土,不得不用炸药崩掉它。每天三次爆破,都安排在交接班时进行。下班的人走了后放炮,炮放完后,接班的人才能进入施工现场。 每每听到炮声,那都是对“背信弃义”的控诉。 我们心中,也有苦涩感觉。 第8列车电站在这里发电的时间不长,主要是顶替第24列车电站大修。 24站大修结束后,与8站调换生产场地,真是一场速决战。 因为24站的生产场地,是在黄河西一条山沟里,经过多年的生产,煤渣堆积像小山,造成排水排渣都很困难。 所以,趁我们支援大修,选建了新厂址。我们是进入的新厂址,24站大修结束后,我们8站就要把生产场地再腾给24站。 我们停机拆出,他们进去安装发电,这么大的工作量,工程局只给72小时的停电时间。 分给我们的时间非常紧,停机后8小时,必须把主辅车拉出现场,让开位置给24站,以便让他们快速进入现场安装。 4月29日召开快速拆装会议,明确: 8站必须在5月1日下午4时停机,零点具备拉车条件。而且,在天亮之前,不但要拉出主车,还要将卸下的大部件一道移位远离铁路,不能影响24站主车及附属设备的进入。 为了实现停机后八小时撤离现场,我们召开了多次会议,采取了各种措施和有效办法。 比如按锅炉运行规程规定,锅炉停炉自然降压要4至6小时。 这次,我们只有采取特殊措施“排气降压,换水降温”,目的是使锅炉均匀冷却。刚停炉,炉膛温度较高,耐火砖还是暗红色的,只能打开烟道挡板,加快自然通风冷却。 为了争取时间,提前拆卸了一些大件。 经过周密研究,煤斗装足满负荷可以运行八小时。这样,我们就在上午8时之前,将煤斗上满之后,随即将两台输煤机拆下,并将风道支架及连接螺丝,间隔卸掉一半。 5月1日,按工程局要求和我们的快拆计划开展工作。 全站将近70名职工、外加工程局支援人员,总共近人,热烈紧张而有序地工作。 16点,准时解列停机;到零点,按计划预定时间,全面完成任务。 许多同志在这次突击任务中,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同时,保证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打了一个漂亮的快速拆装的歼灭战。 通过这次快速拆装,足以显示列车电站机动灵活的特点,足以显示我们列电工人队伍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这次快速拆装,也在列车电站拆迁史上创造出一个新记录,受到工程局和列车电业局的褒奖! 在圆满完成青铜峡任务之后,我们分批离开,到五月底全部撤离,奔向新的目标。 ●相关作品链接 高鸿翔:3站和8站的艰苦奋斗岁月 高鸿翔:赴南粤,电站群英会茂名 高鸿翔:莫名的8站停机备战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