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8/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杨文贵,年7月出生,籍贯河北定兴县。

年10月,保定电校热能动力专业毕业,分配到宁夏青铜峽第24列车电站工作。

年,被列车电业局提为第24列车电站指导员、副厂长。

年至年,任第24列车电站党支部书记。

年8月,电站下放到湖南省长沙重型机械厂。

年11月,评定为机械工程师。年7月,退休。

从年开始写诗词,编辑《岁月如歌》诗集。至今已经写了多首,本人目标是首。

一、泪眼送笑脸迎

年11月,我们11个保定电校的同学,到青铜峡第24列车电站参加工作。由王龙带队,保定上车,北京转车。

11月6日,到达青铜峡火车站。站房工作人员提着马灯把我们领进候车室,摸黑坐着。

天一亮,出来看:遍地沙石,风吹作响,有点冷。长这么大了,没见过这荒凉景象……

8点多,来了辆大卡车,下来人招呼我们上车,并帮着拿行李,让两位女同学(房养懿、孟秀珍)坐驾驶室。他上了车厢,自我介绍姓周。

卡车在沙石地上奔跑,迎面出现了高高的一土台,孤伶伶地耸立着。

老周说:这是烽火台,在远处还有穆桂英点将台、塔……

离开车站约30里时,卡车下了坡,转弯上了石子路。鸡蛋大的卵石,车一压哗啦啦地响,飞起的石子打出一米多远。

不知是谁喊了声“黄河!”,只见望不到边的水和绿林掺杂在一起。柳暗花明的景象出现了。

老周说:这地方确实很美。但不是黄河,是古渠。秦渠、汉渠、唐徕渠,都是从青铜峡开凿出来的,与黄河并流东西两侧。列电的厂址在河西。

汽车转弯开进了山沟里——24站的所在地。

南北两面是山,西端高地,进出口在东。在这个狭长的山凹里,列电的生产区和生活区连在一起了。上下班很方便,生活设施齐全。

宿舍,是土坯砌的窑洞,里边黑黑的。拉开灯一看,黄土铺地,泥抹墙,抬头碰顶,低头上床。师傅们说:灯要昼夜开着,不然老鼠臭虫出来,别想睡觉。

厕所,在窑洞后面,挖几个沙坑,用木板和油毡搭建。食堂,建在列车端头侧旁。

电站开着机发着电,浓烟不时地扑来与我们打“招呼”。

一些师傅问长问短,与我们热情交流。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觉真好!

二、难忘的十五个大字

在办公室,孙玉太厂长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副厂长于学周、王福均和办公室的几位师傅。

讲到列电在青铜峡建设中起的作用时,指着墙壁上挂的一面大锦旗说:这是水电部青铜峡水利工程局年大坝合拢24站获集体一等功,奖给的一面锦旗。

“截断黄河锁住蛟龙征服自然称英雄”十五个大字,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大脑里,今生难忘。

开头几天一起劳动,清理菜窖。在食堂斜对面的山坡下有两个山洞(人工挖的),里边装满了列电菜地里收来的鲜菜。

胡萝卜最多,用沙土埋着,要把它翻出来刮干净,切掉端头有芽的一段。该淹的淹,该储的储,以备冬春职工吃菜。

大家边劳动,边说笑。不时地削根胡萝卜生吃起来,又脆又甜。这在困难时期,真是幸福了!

早餐,一碗大米粥一个馒头,几片咸菜。中餐,米饭或馒头、炒菜。晚餐,面片汤。定量不高,吃起来舒服。食堂炊管人员为职工服务下了功夫,受人尊敬。

传说“塞北江南”、“天下黄河富宁夏”,果真如此!

到车间跟班学习了一周,通过考试正式上岗。在班上,要做很多事。加油、吹灰、排污、巡检、扫卫生,定时进行。运行操作,精准进行。监视仪表,精力集中。处理故障,分秒必争。

单机运行,负荷变动大,千瓦的机组经常超负荷达千瓦或更高。仪表指针像跳舞一样摆来摆去。风机响声像疯子一样,一会尖叫一会低吟。

李世杰师傅接了班,就把凳子四腿朝天往地板一放说:“我不坐,咱们都不要坐。聚精会神地监视仪表,认真操作。”

他还把自动调节器关掉,改为手动控制,说:“负荷不稳,容易出事,手控安全。”

青铜峡石头多,遍地都有,发电燃煤里也如此。一个班从给煤机链条口可拣出一大桶石头。

炉排片卡断,框架变弯的主要祸首是卵石。炉燃室的后旋砖,被石头蛋子打成麻麻脸而塌砖。

给煤机卡,每个班都会发生,最严重的一次差点灭火。

给不了煤,汽压下降,全班人着急,发了求助信号。上煤工、检修工都上来了。往燃烧室填木柴,人工用铲子向内抛煤,维持住燃烧。

工段长李喜明直奔出事点,伸手把给煤机链条上下的煤扒净,电筒一照说:“石头卡在后轮链条缝里了,链板挤弯了动不了。”

他立即把检查设备用的听针拿来,做了个小钩子,伸到链板孔里勾住,用撬棍猛击了几下,即有了松动。把前边断开,慢慢地转上来,换上新链板和销子,恢复正常。

在场的人说:段长真行,姜还是老的辣!

很多人知道第46列车在这里发电时,也发生过类似事,是李段长帮着处理的。我们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宝贵经验,对安全发电起了大作用。

三、一条线上的两个电站

顺便说一下第46列车电站,该机组是年从捷克进口的千瓦发电机组。当年4月,在青铜峡安装投产发电。与第24列车电站在同一铁路专线上,水、煤、电共用。

新机组来此安装发电,顶替24站检修,为水电建设服务。

因此,24站帮其安装、培训人员也是应有的担当。同是列电人,相处格外亲。

24站检修完工后正常发电,46站停机拆迁,一环套一环。

年2月,第46列车电站调往广东茂名。

四、大修挑重担

年3月,24站停机大修。

我当阀门检修组长,组里有杨玉兰、李玉平和第49列车电站支援大修的两位师傅,共5个人。

这次,我们把两台锅炉所有的阀门都拆下来检查或检修了一遍。数量之大、型号之多,前所未有。

于是,技术员赵学桂、工段长李喜明,也过来帮我们干。

他们还讲解阀门的构造,分析发生过的问题。比如:

排污门为什么会发生门心脱落?

安全门起跳后为什么回不了座?

吹灰器为什么吹不了灰?

活塞泵为什么启动不起来?……等等。

对照实物一一作了解答,让我们受益多多。

这次大修请来银川油漆社的员工,对车厢内外、管道阀门、机器设备喷刷油漆,面貌一新,为迁新址发电擦枪亮剑。

五、配合默契的电站

经多年的生产发电,24站在河西的厂地出现很多问题。灰渣堆的周围没了空地,和燃煤混在了一起。若山洪下来能把车厢吞没,威胁着发电。

百年大计安全第一,工程局不惜代价为列电开辟了新厂址,位址在河东。

年1月,第8列车电站,从甘肃酒泉调来青铜峡。进入河东厂址安装,月底发电。两个电站,隔河相望,相距约2.5公里。通过黄河大桥,来往方便。

24站大修完工后,工程局和两个电站的领导研究决定:

5月1日24点前,8站停机,退出河东厂址。

5月2日,24站进入河东厂址,安装发电。

这对两个电站来说,都是时间紧、任务重。

2日,天还没亮,24站的车拉出了河西,很多人在车厢里过的夜。

天一亮,全站的职工都到了河东,车定位后,立即安装。

人们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把准备好的螺丝、法兰垫片与阀门对号入座,紧固在管道上。

一直干到中午。在现场吃了个面包,喝了杯牛奶(奶粉冲的)。

下午,锅炉上水,打水压试验;点火、升压、校安全门……

当晚12点之前,成功送电。

24小时之内,两个电站之间,一出一进,互不见面,配合默契,打了个漂亮的大胜仗。

此一战,受到工程局和列车电业局的调试赞扬,并颁发了“调迁快”的奖牌。

支援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年5月中旬,第8列车电站满载荣誉,离开青铜峡。

六、领导是关键

1.宋昌业

完成调迁,孙玉太调离24站,宋昌业接任主要领导。

他与王福均搭档,把职工、家属转移到河东,安置在两个大院里;改善了居住环境,方便了生活和工作,促进了生产。

他工作能力很强,口才极好,理论联系实际指导着电站工作。

2.张成发

年秋,张成发调来24站,任党支部书记、厂长。

他参加革命早,威望高,布置工作得心应手。开展文体活动、成立球队、文艺演出队、建阅览室、图书室等等,是电站最活耀时期。

年下半年,成立了4个运行值。从纵的方向调整了关系,适应了生产发电。

3.张彩

年10月,张彩调来24站,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

他从学《毛选》、学焦裕禄事迹入手,带领职工开荒种地十几亩。

在河滩上种小麦栽水稻,实现了稻麦双收。把山坡开成梯田,种上玉米、南瓜、西瓜。植树育林,遍插柳枝,电站周围片片葱绿。苦干实干出成绩,更培养锻炼了职工队伍。

他深入车间,组织劳动竞赛,把安全发电,为当地建设服务的思想,打的牢牢地。树立先进,为电站的发展壮大开了广阔天地。

年下半年,电站大修,武汉列车电站基地把24站发电车,由双排列改成单排列。“一条龙”模式,方便了以后的调迁,为电站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七、局长给两个电站职工讲故事

年3月,第26列车电站调迁到青铜峡,在河西24站的原厂址发电。

两个电站一东一西,机组型号相同。相互交流,互帮互学,卡车共用,非常和谐。

年冬,俞占鳌局长来站视察,职工想听红军长征的故事。局长答应了,要到26站去讲。那天下午,两个电站的人聚到一起,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年7月底,一场暴雨引发山洪,泥沙吞没了26站的台车。电站不得不停止发电,于年底返武汉列车电站基地大修。

八、大坝建设的高峰期

在列电的车厢值班,每天可以看到水电工地繁忙的景象。眼见大坝一天天地长高,直到与两端山顶持平。

夜晚,灯光灿灿、滔滔水声、机声共鸣,人们的睏倦就会全失,精神倍增,确保安全运行。

年9月,电站上煤工因故跑回了家。为保发电,我顶岗上煤,度过了一时的难关。

九、水电投产列电停发

年春,青铜峡水电站投产发电,24站停机待命。

期间,工程局安排列电人到大坝参观。大坝上下、机房内外看了个遍。

大河南来北流,大坝横跨东西,把黄河拦腰截断。

坝顶上,一排大闸门控制水流。

坝前形成水库,库水静逸、清彻、水鸟翻飞。坝后水位,落差几十米。水出闸门,大河奔流而去。

两边灌渠水流急泄、瀑布水烟、涛声乱耳。水入渠道,则缓缓而流,深浅不一,高低错落。常有鱼儿跳上岸来被人捡走,使人流连忘返。

参观一次不过瘾,很多人上了库区两边的山上,看穆桂英点将台、牛首山寺庙群,饱览了大好河山的风光美景。感到青铜峡建设的太美了!

第24列车电站,年3月到青铜峡,年3月离开,十年磨一剑,为青铜峡水利工程建设发电,做出了实实在在地贡献!

(年7月8日于湖南长沙)

推荐阅读

第24站、跃进二号船舶电站等单位的慰问信

杨文贵:忆为毛主席家乡发电

人民网:第24列车电站

龚联霜:24列车电站-我成长的摇篮

高鸿翔:8站在青铜峡畔的快速拆装战

杨文贵:久远多思恋,长别泪湿衫

曹济香:细微之处见真情

0115杨文贵《岁月如歌》诗集选(一)

0122杨文贵:列电之情

0203杨文贵:列电家珍

0226杨文贵:《岁月如歌》诗词集选(二)

0308杨文贵:《岁月如歌》诗词集选(三)

0312周长江:来自远方的赞誉

0419陈国平:我和新疆学员在一起

0501放歌台:周长江快板小段《大老郭》

0528曹济香:怀念母亲

0607杨凤清:列电精神值得传承

0614李保军:我与解放车之缘--在24站时的记忆

长按







































白癜风专家讲解补骨脂注射液的副作用
白癜风怎么医治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