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8月27日,青铜峡市教育局、市场监管局、疾控中心联合开展学校(园)食品卫生安全培训,全中小学(园)负责安全的副校长及管理人员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上,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进行学校(园)食品安全讲座,分析目前学校(园)情况食品安全现状情况,结合近期周边食品安全事件,讲解了预防食物中毒、环境卫生消毒、餐具消毒、食物储存、食品留样、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粗加工、烹饪、配餐等食品安全知识,并通报年上半年学校传染病防控情况;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就疾控机构职责,学校的职责、保障、检测、报告、疫情处置、新生入托、入学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培训,现场发放乙脑、炭疽病宣传册共余册。

市教育要求各校(园)要进一步提升了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和传染病防控意识,要切实消除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确保广大师生食品卫生安全。

小知识:乙脑传播与蚊子有关,大家要小心!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

气温逐渐炎热。

几天连续降雨,

积水较为严重,

这都为蚊子的生长

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

蚊虫叮咬可以引起严重的

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乙脑

让我们一起了解下乙脑吧。

乙脑的定义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农村群众习惯称之为“大脑炎”。是一种发生在夏秋季,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经蚊虫叮咬传播,人畜可以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主要侵犯10岁以下儿童。人群普遍易感,以隐性感染为多,乙脑病人与隐性者之比为1:-0,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

乙脑的易感人群

乙脑的易感人群是3岁至6岁的小儿,近些年由于小儿“乙脑疫苗”接种的推广,发病率大减,但未接种的无免疫力的幼儿、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也能得病。

人被带有“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后,大多数人仅产生隐性感染,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绝大多数成年人因此而获得免疫力。

乙脑的传播途径

乙脑是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受感染的多种动物和人是传染源,家养动物均可通过蚊子叮咬感染乙脑产生病毒血症成为传染源,猪因与人类关系密切,经研究证实是主要的传染源。

乙脑在我国除新疆、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乙脑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发病集中在7、8、9三个月,主要侵犯10岁以下儿童。近年来由于普及计划免疫,小儿广泛接种乙脑疫苗,而使儿童病例减少,成人和老人发病相对增加。

乙脑的症状

乙脑发病以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烦躁等为特点。潜伏期4~21天。病程约二周,死亡多在病后一周内发生,病死率较高,约在10%左右;症状轻重不一,一般起病急,突然发烧、恶心、呕吐、嗜睡、头痛,两三天后病情明显加重,常出现昏迷、躁动不安、抽搐、说胡话、呼吸不规则、颈项发硬等表现。

极重的病例可因高烧抽搐不止、脑水肿、呼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也有一部分病孩症状很轻,只有头痛和低烧,几天内就完全恢复正常。大多数病人在7天至10天内热度渐退,其他症状也随之消失。

少数严重病人可因惊厥、昏迷持续较久,恢复后常留有时间长短不一的精神不正常、智力减退、失语、手脚僵直不能活动等后遗症。

存活病人中部分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指恢复期神经系统残存症状超过6个月尚未恢复者,主要表现有丧失说话能力、瘫痪、精神异常、痴呆、肢体弯曲畸形、扭转痉挛等。

乙脑的预防措施一、消灭蚊虫

蚊子是乙脑唯一的传播媒介,大力消灭媒介蚊的叮咬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之一。

1、搞好环境卫生:填平坑洼,排除积水,疏通沟渠,铲锄杂草,消灭蚊子孳生地,搞好室内卫生,消灭越冬蚊。

2、改善农田耕作方法,用间歇灌溉,排除积水,施以化学和生物灭虫药。

3、做好个人防护,制作纱门纱窗和蚊帐。三带喙库蚊有两个活动高峰,一个在黄昏后两个小时左右,一是在黎明前,因此户外活动要避开这两个高峰。

二、加强养猪的管理和免疫

1、改善猪舍的环境卫生,减少蚊子孳生或喷洒灭蚊药,阻断和减少病毒的扩散。

2、圈养猪,要把猪圈建立在远离人群的地方,即使有感染病毒的三带喙库蚊也飞不到人群集中的地方。

3、疫苗接种:母猪接种疫苗后不仅能够预防孕猪的流产和死产,而且仔猪也可从母猪得到抗体,猪群有了免疫力后对防止病毒会起到重要作用。

三、接种疫苗保护易感人群在乙脑流行地区由于隐性感染的积累,小孩子是易感者,用疫苗给易感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乙脑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
白癜风诚信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