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大米小传 青铜峡大米,也称“西夏贡米”“叶升贡米”,因米粒饱满、色泽洁白、口感油润、味道香甜、富含蛋白质、稀有元素硒以及脂肪,用来蒸制米饭,洁白晶莹,软而不腻,香润可口,受到广大消费者普遍欢迎。特别是叶盛镇地三村过去所产“白皮大稻”加工出来的精米,清朝曾被列为西夏贡米。康熙访宁夏时钦点为宴席主食,称为“珍珠粳米”。年8月,宁夏中航郑飞塞外香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兴宁一号”有机大米,以总分第一荣获一等奖,得分超过参照标准日本的“越光”米,被媒体惊呼为“中国北方第一米”。青铜峡大米由此跻身中国最优大米行列,成为与天津“小站米”黑龙江“无常米”、辽宁“盘锦米”、江西“蛙稻米”齐名的优质大米。 悠久的栽培历史 水稻种植在青铜峡历史悠久,其始种年代虽已无从查考,但《宋史·夏国传》即有“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甘、凉之间,则以诸河为溉……岁无旱涝之虞”。《宁夏府志》记载:宋夏之时,“其物产最著者,夏朔(朔即今青铜峡)之稻”,说明宋朝时青铜峡地区水稻种植业已相当发达。清康熙帝访宁夏钦点“珍珠米”为御用宴席之食,致使“地三贡米”名扬天下。 年青铜峡水利拦河大坝建成以,结束了银川平原多年来无坝引水的历史,古老的黄河灌区焕发了青春,使得贵为“贡米”的青铜峡大米成为百姓饭桌上的寻常主食。究其原因,是从“浪稻子”到“插秧”的变化。“浪稻子”即“水撒播”,产量低。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宁夏推广水育秧插秧稻。青铜峡当年插秧稻比撒播稻每公顷增产公斤至公斤。由此逐步结束了“浪稻子”的栽培历史。年,青铜峡推广无土育秧。年,引进小苗带土移栽技术。年,大规模推广规范化旱育稀植技术。 古老的美丽传说 关于青铜峡大米,曾留下这样一些美丽动人的故事。 传说之一:西夏时期,本地知县看到叶盛地三土地肥沃,就带领群众开挖沟渠,大面积种植水稻。有一年,西夏国王李元昊最宠爱的妃子染上了重疾,水米难进。宫里的太医无力回天,西夏王忧心如焚,命人张贴悬赏告示:谁能治好王妃的怪病,高官任做,骏马任骑。 李元昊雕塑 这天,宫人报说宁朔县令求见。元昊亲自出宫相迎,但见宁朔县令腰挂着一个葫芦。元昊问县令所为何事。县令说为王妃疾患而来,元昊便迫不及待地问治疗的方法。县令不紧不慢解下葫芦说:“微臣葫芦里有一味良药,只需按时服用,辅以锻炼,不出一月,保管百病消除”。元昊送走县令,半信半疑地打开葫芦,闻得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倒出来一看,原来是大米,只是色若润玉,形似银棱,粒大个长,晶莹饱满。元昊急命御厨将大米熬成稀粥,宫女们服伺王妃喝了下去。说来也奇,王后只喝了两天,就觉得神清气爽,浑身上下轻松了许多,连声称赞说:“这米煮的粥比那炖燕窝、银耳莲子羹好喝百倍呀”此后王妃顿顿饮食以此米为主,不到半个月就康复如初。从此,地三大米救活王妃的事情传遍了整个西夏国,地三大米自然就成了响当当的“西夏贡米”了。 传说之二:明洪武九年(公元年),明太祖朱元璋下旨在距小坝东北十三公里、盛产优质大米的设堡,调任副将叶升担任堡长,命名为叶升堡。叶升是安徽合肥人,尽管南征北战驰骋疆场有些年头了,但南方人喜食大米的习惯一直没改。当他第一次吃到地三大米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嘴巴。出于对皇上的无比崇敬,乘觐见皇帝之时将此米带进皇宫,进贡给明太祖。同为安徽人的皇帝朱元璋尝完地三大米后龙颜大悦,提笔写下“叶升贡米”四个大字赐给叶升。这样,叶升贡米就走进了皇宫,稳稳当当地摆上了皇帝的餐桌。 传说之三:清康熙年间,叶升贡米被皇帝钦点为宴席主食的事情传到了仙界。仙侠铁拐李听说后,扮成一个老乞丐,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午后来到了叶升堡一户人家门口,正好一个近四十岁的中年人拉着架子车从外面回来。看到衣衫褴缕、饥寒交迫的铁拐李,立刻放下车子,不由分说拉着铁拐李进了自家门。中年人的父亲见家里来了客人,将铁拐李让到热炕上,吩咐家人做饭。不一会儿,一大碗热腾腾的米饭、一碟酸菜炒土豆丝、一碟腌咸菜就端到了炕桌上。长者面带愧色地说:不好意思,家里只有这些菜了,老哥您将就一下吧。铁拐李拿起筷子,将白花花的米饭扒拉进嘴里,只觉得口齿留香,就问老人这是什么米。老人说,这是俺们给皇上进贡的叶升大米呀。实不相瞒,每年产的米给官家上交后所剩不多,除了逢年过节、亲朋好友来吃点,平时舍不得吃的。为了让叶升堡心地善良、勤劳朴实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名列八仙之首的铁拐李施展自己的神通,使叶升的穷苦农民逐步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辉煌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铜峡水稻品种历经七次历史性飞跃。年推广京祖为主的引进品种,实现水稻品种第一次品种更换;年推广公交12号、宁系l号等中熟品种,实现水稻品种第二次跨越;年引入晚熟水稻京引39号,实现水稻品种第三次换代;年宁粳7号、秋光等品种代替京引39号,实现水稻品种第四次更换;年宁粳9号通过审定推广,实现水稻品种第五次品种突破;年宁粳16号成为当家品种,实现水稻品种第六次更新;年审定通过优质水稻新品种宁粳43号等,实现了第七次更新换代。 年,青铜峡市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年,青铜峡大米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全市10.4万亩优质水稻基地获得国家绿色食品管理中心绿色认证。年,“宁粳43号”参与全国评比,荣耀“冠军米”。年青铜峡市制定沿黄经济带高端大米产业带发展规划,确定十三五前将青铜峡市优质大米基地规模扩大到20万亩,其中有机富硒水稻基地面积扩大达到18.5万亩。年12月,在首届中国大米品牌大会上,宁夏中航郑飞塞外香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珍珠香米被评为“年中国十大好吃米饭”。至年底,全市申请认证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10个。青铜峡市连续3年被国家认定为粮食生产先进市。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目前,青铜峡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稻米产区、国家确定为个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市)之一。 赞赏 |